构建“智慧”课堂,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1

构建“智慧”课堂,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陈雅彬

广东省汕尾市 陆丰市碣北中学 广东 陆丰 516545

摘要:事物的发展使有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通过运用智慧学伴,把“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过程变成“我要学”的主动学习过程,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英语枯燥无味、厌烦学习的情绪,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把智慧学伴引入教学之中,不但是新方法的一种特点,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慧学伴;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人,才会持之以恒并学好。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等,甚至还要考虑自己的课堂言语,学生的各方发展等都要考虑。其目的在于让了解学生的个方面发展和让学生接受所要讲解的知识。有了“智慧学伴”这一切都变得更容易实现了,“智慧学伴”汇聚大数据来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弱点,学生能够更好的改善自身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智慧学伴的运用,激发了“学”的求知欲望

智慧学伴创建情境,教师在课前利用“智慧学伴”发布教学微资源、前侧,通过平台生成的前测报告,进行学情分析并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自主预习。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以达到两个目标: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联想、想象、积极的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教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

2.使学生某种情感产生体验。可高效地开启思维,激发联想,激励探究,让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自主中学到知识,达到这两个目标的目的时激活学生有关的知识的体验,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智慧学伴的运用,调动学生“动”的兴趣

语言是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走下座位,走上讲台上能够表演起来,走出课堂到把学过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变成自己的知识。老师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充分运用智慧学伴培养学生“动”再创造乐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知识的巩固中,教师精准的利用智慧学伴与课堂上的结合,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适量的练习。学生可以课后“动”起来在该平台自主进行精准学习打破学习不止在课堂学上,灵活利用课外时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三、智慧学伴运用,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感和主体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不能简单地由智商的高低来衡量,智能是多元化的,它包括七种基本的能力: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人际能力。而传统的班级授课,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

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将个性化学科报告呈现给教师,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出建议,学科知识的微观分析则站在具体教学角度,提炼出最有价值的学科知识薄弱点和不同班级,不同属性的群体感知,为个性化教学提供直接帮助。班级教学地图主题能力分析能帮助教师关注到群体个性,并可以精准定位到学生个性。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课后时间借助“智慧学伴”进行教学编排,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不同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学习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能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更自觉地投入到学习。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体现育人的本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出版社的《智能结构》

2.祝智庭,彭红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