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活动中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1
/ 2

浅谈戏曲活动中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张新香 赵永起

方城县县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473200

摘要: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里都埋藏着一颗种子—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重视,幼儿在戏曲活动中,通过对戏曲情节、角色特征的理解,能萌发对事物美的感受与体验,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心地发现和认识这个世界,运用戏曲的故事情节、身体动作、借助音乐和道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 幼儿;戏曲活动;审美能力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通过语言、表情、身体动作、借助道具和背景音乐等表演形式,有目的地设计轻松愉悦、富有情节、积极向上的表演活动。在目前的戏曲活动中,往往为了追求舞台效果而忽略了幼儿故事戏剧活动中的审美价值。幼儿时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敏感时期,在幼儿阶段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条件,让幼儿在戏曲活动中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美和创造美。那么,在戏曲活动中,具备哪些审美价值呢?

一、在戏曲活动中幼儿审美的价值

(一)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

戏曲艺术具有瑰丽无比的美,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极其珍贵的瑰宝。它是一种全方面感知美的有效形式。它集传统艺术美之大成,含蕴这人物性格的美,戏剧意境的美、舞蹈的美、音乐的美、美术的美、语言的美以及气韵的美,系统全面地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幼儿年龄偏小,若一板一眼让他们学唱、学演,难度较大,所以我们以欣赏为主要手段,将学唱、学演定位于辅助活动,意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与表现能力。在戏曲活动中,教师还是要引导幼儿如何去欣赏,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在上学期我们开展的戏曲活动中,让我从实践的经验中真正体会到了戏曲艺术的美,在带领孩子们感受的同时,自己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戏曲艺术美的丰富性是戏曲艺术的审美的重要特征,角色、音乐、演唱伴奏、唱段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是整个表演的过程显得更为丰富。其次,戏曲还结合了音乐、文学、绘画、舞蹈、武术等,将一系列的内容进行整合,获得更好的效果。从一个戏曲的表演过程中,就能给予你视觉上的冲击,鲜艳的颜色、华丽的服饰、夸张的妆容、或柔美或有力的动作,一切的一切,给予了观众直观美。戏曲表演还具有程式美,程式使戏曲艺术既反映生活,又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使典型形象比生活更精炼、更集中、更夸张、更美。

(二)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力

许多艺术形式都具有一定艺术包容性,但戏曲的包容性几乎将所有艺术手段都整合了起来,并根据自己的内在规律将它们完美融而为一,形成一个统一的、独特的有机体,进而展现出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利用声音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舞蹈是形象艺术,是以人的身体动作来抒情和表现的;文学是语言艺术,是用文字语言来创造形象的。而在戏曲艺术中,音乐通过具体的唱腔和伴奏,舞蹈通过程式化的身段,美术通过具体道具,如此一来,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立性就受到了削弱,利用它们有价值的艺术元素,让它们成为戏曲艺术的有机构成。戏曲艺术这种强大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鲜艳的绘画等,都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利用这些直观形象和趣味活动来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力。

二、当前幼儿园有效实施戏曲活动艺术的教学策略


  1. 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幼儿对戏曲活动学习的主动性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为根本出发点,挖掘设计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和审美习惯的戏曲艺术活动内容,激发幼儿戏曲艺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幼儿思考、认识自我并加强对客观世界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幼儿戏剧艺术的审美力与鉴赏力,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在开展戏曲艺术教育活动时,围绕幼儿兴趣去发展的特点,为幼儿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戏曲活动,采用生动形象、吸引力强的语言和动作,全面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戏曲教育活动中,强化主动学习意识。当幼儿具备一定的戏曲知识基础时,教师就要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获取丰富的戏曲体验。等幼儿具有一定的戏曲审美能力后,教师要注重创设一个立体化、全面化的感受情境,并配以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艺术种类,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地对幼儿进行美感熏陶,拓展他们主动参与戏剧艺术教育活动的想象空间,提高他们的戏剧艺术创造力。因此,幼儿教师要巧妙构思,全面考虑幼儿的认知实际,挖掘设计符合幼儿实际需求的戏剧艺术活动,以提高幼儿对戏剧的艺术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二)将戏曲活动融入到生活中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幼儿园戏剧艺术教育不仅要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而且要以幼儿实际生活为出发点,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开展教学,为幼儿精心创设生活化戏剧情景,引导幼儿在生活化情景中体验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生活是幼儿实现成长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的许多真实情景,会让幼儿调动并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现有知识体系。而所有幼儿都有追求美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针对地为幼儿创设生活化戏剧情景,将戏曲艺术教育与日常生活进行完美融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戏剧知识与技能。戏剧艺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融合,让幼儿学会用艺术的方式呈现和美化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在戏曲艺术学习中加深生活感悟,丰富人生经验,感受生活乐趣。

戏曲活动属于一项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其本质具有丰富的审美资源和独特的审美意义。此外,幼儿园戏曲活动的开展,要求合乎幼儿对世界的认知,能为幼儿创设出真实、美观的审美情促进幼儿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达到逐步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素养的目的。以此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正确的审美观,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边仕英.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策略

西昌学院学报,2019(2).

屠美如.培养幼儿审美感知、情感和表现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17(3)

边霞.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支架策略

学前教育研究,2019(11).

李英玉.3-5 岁幼儿审美能力发展及培养的实验研究

教育科学,2017(6).

赵晓亚.幼儿园综合课程中大班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现状个案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