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影响及应对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网络文化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影响及应对机制研究

马丽丽

河北省沧州师范学院 061000

摘要:互联网时代,高校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推动服务内容与立德树人目标相结合,创新形式践行育人理念,构建具有互联网发展特色的新型育人体系。基于此,本文章对网络文化对高校育人工作的影响及应对机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育人工作;影响;应对机制

引言

当代,无论是来自城镇的大学生还是农村的大学生,都已经成为网络大军的主体力量,他们即参与到网络文化的创造中,又深受着网络文化的影响。高校作为育人的主体肩负着民族的使命,面对网络重组生活的新时代所产生的新文化特征,必须要对自己的育人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网络文化对高校育人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改变学生思想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应以思想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当前受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甚至出现了极端事件,引起高校及社会领域的重视。而开展心理育人工作能够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学生隐蔽性、突发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纠正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偏差,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有利于促进育人形式的多元化

同以往单一的文字、图片和声音不同,融媒体时代的内容兼具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更具多样性、个性化和趣味性。高校后勤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形式传播后勤文化,将育人理念蕴含于内容传送中,学生可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后勤文化,从而实现后勤育人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学校育人带来新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与以往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主要诞生地不同,网络技术以及网络文化的生产主体并非是作为育人的高校,其中占比更大的是不肩负育人职责的社会群体,高校的现实处境实则更具挑战。文化的源头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导致了文化的存在状态是多元并列,其中不乏有相互矛盾的文化存在。因此,作为高校与以往的教育过程相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面对每一种观念和行为带来的挑战。

三、网络文化对高校育人工作影响应对机制

(一)构建网络心理育人体系

高校在心理育人过程中,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可以采取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方式开导学生,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比如高校可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让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辅导人员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在网上接触,运用倾听、倾诉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有效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高校还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借助互联网技术分设多个心理咨询专栏,比如爱情、亲情、友情等,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参与心理测试、心理辅导、心理情感体验以及心理活动等模块。线上的智能化服务既能有效避免学生因一些难以启齿的话而尴尬,又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整合网络育人资源

深度整合网络育人资源,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网络育人队伍。一来,高校可在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标准前提下,以学校实际发展情况为出发点,熟悉并掌握现代学生高度关注事件或思想理念,以及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标准,整合高校现有教育资源,提炼出可用网络育人资源,将之用于教学平台建设中,促进网络教育体系的完善。本书阐述网络育人时,明确提出网络育人资源整合重要性,且附之可行性建议,对高校实行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可读性强。二来,本书探讨网络育人创新时,确切说明优秀网络育人团队是优化高校教育模式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高校须重视网络育人队伍的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内部培训的形式组建教育队伍;之后,不断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实时考察团队整体教育水平,发现其中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以弥补队伍建设中的不足,从而提高教育团队整体综合教育能力。

(三)对学生的网络行为与观念应该及时反馈

学生是网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接受着网上的所有信息和内容,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学校不应该也不可能作到对问题的回避,而是应当参与到学生的网络文化中去,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面对问题,作为高校应当对学生的问题以及网络文化中的社会问题、现象做出及时的回应,从而在网络文化中不至缺失,这也是构建高校网络文化所需要的。

(四)打造后勤服务育人内容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数字技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一种媒体形态,因此,本文将网站也归在新媒体范畴。高校后勤一般借助于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勤动态及校园生活服务等信息。近年来,小视频平台风生水起,蓬勃发展,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向用户传播内容,视觉冲击力较强,能够给人带来沉浸式的体验。互联网时代,高校后勤应加快建设集宣传、展示、服务于一体的传播体系,打造后勤对外窗口和平台,及时将后勤最新资讯、动态传递给师生。在网站建设方面,后勤应紧紧围绕服务育人宗旨和目标,及时更新信息,完善服务栏目及项目,实行栏目分区,突出后勤及学校特色。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后勤工作及服务内容,定期更新推送,覆盖食、住、行、学、医、安等信息,提高实用性,增强趣味性,扩大影响力。要充分应用和推进小视频平台的建设,转变传播形式,利用抖音、快手等用户众多的平台制作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将后勤育人理念蕴含于传播内容中,传递正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深化后勤服务育人的内涵。

(五)建立健全网络育人平台

以加深高校与学生间的联系为目标,建立健全网络育人平台。网络育人实行的目的不仅需要建立网络教育平台,最主要的还是要以深化学校、教师及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为核心,顺应学生学习需求,对网络平台所展现教育内容进行编排,丰富平台教育模块。如,建立线上心理咨询室、实时在线解答问题等,有效增加学生与教师、院校的联系,使教育者及时获取学生教育反馈情况,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答疑解惑功能,建立科学化网络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该书对高校网络育人体系有全面且系统地梳理,可进一步增加人们对高校网络育人体系的了解,为其思考提升网络育人工作效率提供创新方向。

结束语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高校要想顺利开展大学生育人工作,需充分发挥互联网育人的积极作用,不断拓展育人的深度和广度,坚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坚持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肖.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及提升路径[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4):380-385.

[2]孙宏烨.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17):94-95.

[3]廖炜,陈晨,唐腾凤.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路径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0(05):54-57.

[4]黄新颖.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路径探索[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5):222-223.

[5]李芬.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现状及路径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S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