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实践类体验活动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实践类体验活动的有效策略

刘景瑕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547300

摘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式培养并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的重要抓手,是与素质教育发展理念相符合的。以校外活动中心为依托,可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构建起青少年的科学知识体系,通过综合运用并开发校外活动中心教育资源,从而有的放矢地推进实践体验课的开展。本文从现在青少年活动组织的项目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于提高实践活动的教学成果有所助益。

关键词:青少年校外活动 实践体验 有效策略

引言:青少年校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科技知识、增强学生法律道德意识的重要阵地。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中心投入力度的加大,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备,如何切实利用好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通过何种实践体验式教学方可增强活动中心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组织实践类体验活动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青少年活动中心实践课堂组织实践活动最突出的功能便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普及,家庭人口结构逐渐转向小家庭式,独生子女与二孩家庭结构成为现在家庭的主要构成。这些青少年人由于备受家庭的呵护,甚至是溺爱,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较少,父母往往很好的把他们保护了起来,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家庭会使学生们摆脱来自学校学习的课业负担。但是,这其实对于学生整体身心发展并不是有利的。在青少年中心组织实践体验课可以通过扩展青少年们的接触范围,有效锻炼青少年人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不同实践种类的锻炼,能够切实拓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视角,提高孩子实践动手能力。

2.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通过举办形式各异的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有效激发起青少年乐于思考、勤于探究的科学精神,通过举办先进领域的科技知识竞赛可以有效锻炼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能力,拓展青少年的科技视野。科技的创新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单纯依靠个人力量就能实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其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合作科技竞赛,增强青少年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最重要的是,能够培育青少年创新思维,为青少年之后开展科技产品钻研与科学小发明的实践动手打好基础。

3.拓展青少年教育空间

知识的积累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教育中,学校教育由于要综合考量学生的整体接受程度,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培育与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不是很重视。校外活动中心可以较好地摆脱学校教育中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等方面的束缚,灵活且多元化的选择实践类别,通过精心设计开发活动项目,可以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舞蹈、绘画、乐器可以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计算机编程、天文地理、科技创新则可以拓展教育的领域与空间。再加上,实践体验类中的亲子式活动,更是可以丰富家校联系渠道,增进学校与家长间的密切联系,推进家长更为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实践体验课开展的有效策略

1.以安全教育为实践底线

青少年校外活动组织实践体验类活动要想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寻求家长的支持,必须以安全教育为底线,要切实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以安全为底线劝说家长,鼓励家长将孩子更多的送到校外中心去参与实践,锻炼并提高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校外活动的组织应当首先加强安全教育意识培训,着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制定规范式的安全预案,模拟参与安全演练。组织者应当全面搜集学生的身体健康信息,最好是让学生家长出具有关青少年的健康说明与体检证明,综合考量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与此同时,活动组织者应当保证校外活动实践场所、实践项目的安全指数,要着力提高自身应对意外医疗事故的急救常识。组织者在安排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的时候,一位老师带领的人数应当适当,如果带队老师不够的话可以邀请一些热心的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直观体验实践活动项目的过程。比如,组织者应当与学校加强合作交流,通过加强学生平时的安全训练教育,提高学生们日常抗灾减灾应灾的实践能力。

2.以民主管理构建校外实践活动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实践活动的类别多种多样,为更好提高活动中心实践项目的有效性,组织者应当着力构建民主和谐的组织管理模式。组织者应当完善小组合作,将实践活动项目活动进行分组方便管理和开展活动,让学生不是更多地完成某项课外活动,更多地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团结协作。首先,组织者要明确实践活动的目标,科学分析可运用的手段,考虑到青少年的年纪层次差异,合理规划实践活动流程,增强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在开展有关“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的主题活动时,对于低龄化的亲少年可以直观展示监督是如何进行开展的,对于高年级的青少年可有序组织模拟实验让其观测数据,总结归纳大气主要污染源是什么,其来源主要由什么造成的。

3.科学合理规划实践活动类别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实践的种类类别多元,要切实提高实践的有效性应当完善实践类别的整体规划,将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社会实践类这四个模块统筹规划。艺术类包括语言艺术、舞蹈魅力的感知、音乐体验、绘画艺术、书法艺术、手工制作等;体育类包括象棋、围棋、篮球、排球、武术、游泳等;科技类包括科技的手工制作、科普读物的阅览、科技电影展播、天气与气象的观测、电子信息技术等;社会实践包括保护生态环境、模拟法庭、节能减排、垃圾分类治理等各方面。青少年校外活动组织者看待实践的角度、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为此组织者应当完善实践活动的规划,做好出发前的组织工作,科学规划这四项实践类别的先后顺序,合理把握实践内含的德育教育,渗透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自觉遵循文明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组织者应当着力挖掘本地特色校外资源,因地制宜地将当地特色的教育资源与这四项实践类型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配合组织者的行为安排。比如,有些地方拥有一些特色的非遗文化产品例如剪纸,就可以将剪纸纳入到校外实践活动中来,一方面锻炼青少年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青少年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4.完善实践评价环节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青少年实践体验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实践的结束。青少年要是想真实通过实践获取一些信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需要组织者完善青少年实践活动的评价环节。只有通过实时反馈学生实践成果的好坏、实践过程不足及可改进的地方等,才能够深入加深学生的实践印象。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持续发展,要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立场去思考问题,应当注重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不要单纯的以实践成果看待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完善青少年之间互评、定期化评价的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潜能,注重挖掘学生潜力。比如,在开展有关科技创新发明的实践活动时,校外活动中心的评价不应过多注重青少年的创新成果,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视角、创意的新颖以及学生在创造发明过程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分析。

总而言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兴则国兴。青少年校外活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应当切实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通过渗透劳动教育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实践动手能力,增进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力。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鸿雁.青少年校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及开展对策[J].求知导刊,2015(13):100.

[2]孙文轩.青少年校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及开展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4):164.

[3]高密、秦毅.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研究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10):15.

[4]刘爱平.青少年道德建构中的实践和环境功能[J].教育评论,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