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

许刚 宋明欢 潘勇 毛华平

重庆三峡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庆万州  4041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将课程思政纳入重点“金课”打造,这是国家重大战略,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为谁培养人的问题。2020年5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

引言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校理工学科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使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相互转化规律,从而为学习以后学科奠定物理基础。该课程具有坚实的科学特点、广泛的复盖面和广泛的参与性,是实现课程思想的良好载体和平台,在教育学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

一、大学物理教学课程思政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一)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为“一”谈

未能厘清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存在“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等错误观念,出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容交叠”,意图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一体化”。在客观上弱化专业课的学科属性和地位,甚至会出现“低级红,专业黑”的负面效果。

(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效果,关键在教师,但部分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的思想认识存在束缚,视野不够开阔,缺乏挖掘思政素材的能力和科学系统的思政教育切入,“不知怎么融入、什么时候融入思政元素”,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发展更显不够。

二、推进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结合实际,形式多样

大学物理及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仍然是基础物理学的方方面面,课程思政内容的增加是为了让课程变得张弛有度,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抵触情绪,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一方面,面对学生,明明白白的讲解思政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感,反而会适得其反,不能起到正面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一部分积极的学生课下通过各种渠道也能获取相应的信息,但是因为他们的时间精力会分散到很多方面,对内容的归纳整理有一定的不连续性,以及有限的物理知识对一些问题理解得不全面,都会导致他们信心受挫,甚至放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合适的方式适时进行解读,并指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延伸,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反而更具有吸引力,把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美学欣赏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教学内容中,以期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同时充分考虑学校课时紧张和学生课余更加主动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建立班级学习群,利用网络把课堂教学和班级学习群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育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物理学之美利用课堂教学通过例题归纳、比较,欣赏物理学的结构之美、和谐之美,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爱国主义教育部分通过观看短片或借助班级学习群网络推送的方式使学生对其有所了解,进而提高民族荣誉感、自豪感;对于一些简单信息如某一科学家探索真理的经历可作为拓展内容通过学习群布置给学生,归纳总结其精髓,并通过多种渠道各种方式进行反馈,常见的有读后感和PPT,对于某些准备充分又有表现欲的学生甚至抽出几分钟的课堂时间当众演示,与同学之间相互分享。物理实验课堂是最好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基地,整个实验教学以实事求是为宗旨,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总之课程思政把哲学思想、爱国主义、科学精神、美学欣赏等以各种形式渗透进教学各环节中,通过网络把课堂教学延伸至线上线下,并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也同时参与到教和学两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说教模式,把教学过程变得活泼生动,更具趣味,也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认可接受,以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二)利用课间十分钟,领悟科学魅力,感悟科学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我国大学目前普遍采用的排课方式是上“大课”,每节课四十五至五十分钟,两节课中间休息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学生大部分低头看手机、一部分趴在桌子上,少部分与同学闲聊,大部分学生基本都在课间寸步不离教室。任课教师可以利用课间十分钟播放国内外的优秀纪录片,通过这些纪录片,不仅消除了学生的疲劳,也会起到很好的思政效果,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一类是有关物理学知识与物理学家生平的科学纪录片,比如:《电的故事》、《光的故事》、《艾萨克·牛顿—最后的魔术师》等,通过这些纪录片,有助于学生领悟科学魅力,感悟科学精神。另一类是有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工业、制造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取得的辉煌成就,例如:《辉煌中国》、《超级工程》、《超级中国》等,通过这类纪录片,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于润物细无声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三)以实验竞赛为抓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物理实验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校园风格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感。为了很好地利用物理实验竞赛这个重要载体,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建立课堂竞赛、院级竞赛、校级竞赛、省级竞赛和全国竞赛标准化机制,尽可能让不同专业和水平的学生参加。物理实验中心可以进行竞赛或任务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决定实验时间,一些实验室可昼夜开放,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动学习和创新的实验氛围。教师也可以把实验或竞赛的结果输入课堂。例如,在少量的测量实验中,通过演示和解释,让学生知道团队合作近在咫尺,创新迫在眉睫,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和研究的意见。

结束语

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必须充分发挥课程的教学功能和教师的教学责任,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设计智慧和灵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充分挖掘大学物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要素,坚持国情的有机统一。重视引导、知识转移和能力培养,确保高校大学物理课程与思政课齐头并进,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思政元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推动高校全面落实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旗,朱雨莲.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2020,33(04):125-128.

[2]韦维,刘彩霞,陈冬颖,郭慧尔.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J].物理通报,2020(08):23-26.

[3]尹庆丰.“课程思政”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J].物理教师,2020,41(06):69-72.

[4]李丛,宋戈,常英立,郭阳雪,李雪莹,张建军.“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3):196-197.

[5]黄磊,葛仕豪,崔久刚.信息化背景下医用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0):105-107.


(重庆三峡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GJ201809 .理工科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及其构建 ——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


作者简介:许刚(1977.09-),男,汉族,湖北荆门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物理教学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