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大专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9
/ 2

分层教学法在大专教学中的应用

乌亚罕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017000

摘要 :大专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更多的技能化、专业化人才。当下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大专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日常教学,及时与学生沟通,强化实践训练,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性和实操性,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论述分层教学法在大专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大专教学、应用

引言: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教育的最终理想是使每一位学生都接受合适的教育,从而达到更高的文化水平。而分层次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层次化教学,确保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法在大专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因此,大专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全能化、个性化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整个的培养方案,围绕着具体的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合理引进分层教学法,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阅历,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学生都能得到有价值的教学。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差异性原则,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实现因材施教。但在我国传统教育机制的影响下,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虽然能够大面积培养人才,但是相对而言,整体教学模式固定化,并没有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学内容过于中性,天赋较好的学生没有得到发展,而基础较差的同学又容易跟不上,难以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 、分层教学法在大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分层教学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而言。分层教学发展时间较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难实现教学转变。在大专院校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只注重技能的培养,缺少了对于学生知识的贯彻,导致学生知识和技能之间存在割裂状态,一旦面临新情况时,很容易出现问题。

(二)分层的主体不够明确

分层是分层教学中的核心,但在实际教学中,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在分层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此外,分层的学习模式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畸形心理,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差生,难免灰心失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分到了较好的班级,洋洋得意,对待学习态度不认真。

(三)大专院校本身的独特性

大专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在招收生源过程中与本科学校存在着一定的不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大专院校在招生过程中门槛相对较低,学生甚至没有经过高考,而部分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学生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双方教学环境和学习基础完全不同,过于绝对化的分层,容易滋生矛盾。

三、分层教学法在大专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明确分层原则

分层教学作为目前新兴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明确分层的目标,强化主体分层,明确分层原则。在落实分层教育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情况摸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不同路径借助综合性的调查,强化日常师生互动交流,并开展常态化的教学测试,关注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在主体分层完成后,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等级,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三重方面的培养目标,确保整体教学的实践性和情境性,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借助系统性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形成一定的大局观念。

例如,教师在进行分层时,应该明确分层的隐蔽性,从而维护学生的自信心,使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够保持自信心,在分层命名时尽量不要以a班、b班、c班,或者是实验班普通班等命名,尽量确保整体名字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发展方向和具体专业进行分层教学,积极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尽量以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为主,让学生首先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整体思维。针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完全采用自主式的探究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所学专业不断进行深入探索,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针对一些有天赋的学生,教师要积极与学院方面联系,强化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素养和科研意识,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大专院校作为培养我国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因此,在教师再分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整体的分层式教学,同时还要创新内部的评价机制,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不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分层后,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形成正确的发展归因观,加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将重点放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转换学生的错误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想法,提高学生整体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要树立分层评价的理念,避免对学生的横向比较,主要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手段,确保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针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路和技巧上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倡导评价多元化原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确保教学个性化。对待一些自、卑内向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肯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对待一些活泼、开朗、自信心强的学生,教师要尽量采取竞争化评价体系,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使学生养成严谨,谦虚的习惯。

(三)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合理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的分层,同时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作为大专院校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产、学、研之间的结合,确保学生实现就业毕业的无缝衔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前沿科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明确学生毕业意向。

例如,大专院校可以按照学生的毕业意向将学生进行分班,部分学生毕业之后想直接进入社会从事工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职业技能划的培养,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所对应的岗位,以专业操守要求学生,将实际的师生关系转化为工作的角色关系,按照岗位标准要求学生完成各项任,并按照职业标准进行评价,模拟真实环境下的对话,使学生真正了解自身的职业特点,强化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大专院校要结合自身独特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机会。在整体实习结束之后,要求学生提交份实习报告,明确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到的知识。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实习报告进行评价。而对于一些想专接本或者是深造的学生,院校要强化日常的基础知识学习,重点辅导高数英语等专接本科目,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更好的满足当下社会教育的发展情况,降低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确保分层教学的实效性和发展性。

总结:分层教学方法作为目前教学啊教学事业中的一项热点,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刀切的模式,提高了整体的课堂教练。因此,大专业院校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开拓实践性训练,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致力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确保整体教学的均衡化。

参考文献:

[1]鲍建伟. 分层教学法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 (4):130-131.

[2]陶琦. 浅谈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 (12):178.

[3]刘荣贤,白国军.浅谈分层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