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南贍部洲万国掌菓之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5
/ 1

简析《南贍部洲万国掌菓之図》

谭元玺

澳门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摘 要:本文通过对日本《南贍部洲万国掌菓之図》的分析,体现出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重大影响力,并且指出了指出了这张图对日本了解世界的重要性。

关键词:南瞻部州;地图;佛教

1.引言

南瞻部州,我们可以称之为“阎浮提”,为佛教传说中四大部洲之一。即在佛教世界观中我们所生活的地方。自隋唐以来中国的文化对日本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中国人的世界观也深深地影响了日本人。在公元5世纪左右,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且具有至高的地位,以佛教的说法,早期的日本世界地图常常会叫做“南赡部洲图”。《南贍部洲万国掌菓之図》是日本的一幅基于佛教世界观的世界地图。因此,南瞻部州一词的使用,说明这幅地图是佛教徒根据佛教世界观绘制的。而 “掌菓”意味着你可以像看到手中的水果一样看到世界。

2.分析与讨论

根据地图左下角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这张地图绘制于宝永庚年,即公元1710年的。作者是一位日本僧侣,名叫凤潭。这张地图长145厘米,宽117厘米,并不算大。然而,这张地图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甚至欧洲和美洲。虽然欧美的地图记录与实际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张地图大致记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对于当时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日本来说,这张地图的出现引起了轰动。它还衍生出了不同版本,不断流传,直到1858年美国与日本帝国签订《友好贸易条约》,日本结束了闭关锁国,更为准确的世界地图被带到日本,《南贍部洲万国掌菓之図》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

在标题的左边,作者写下了他绘制地图时依据的资料,一共102种,数量可以说是巨大的。但大多是中国的典籍和佛经,因此比较准确的记录仅限于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支那半岛的一小部分,而对欧美的认识则非常之模糊。

地图的右边,有三个中国或日本历史上的传奇国家——扶桑国,大汉国和狗奴国,地图左面的一个小岛上写着“西女国”。这些神话国家的出现表明,这张地图不仅包括了地球上实际存在地点,还包括了佛教世界或历史传说中的地点。这是一张结合了现实和虚拟的地图。

地图下方两侧有两段作者写的注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那些来自中国的探险家的尊崇。其中包括传说中的夸父,曾经出使西域的班超、张骞以及前往天竺求法的玄奘。作者特别描述了玄奘求法路途中的艰辛。他历经被作者称为“万死之地”的沙漠、丛林、雪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印度。这篇文章也包含了作者对传统的佛教文化的肯定。

作者绘制地图的目的也在注释中清楚地阐明了。和普通地图一样,绘制这幅地图的目的是让普通人不出家门就能了解世界。虽然这张地图继续沿袭佛教地图的传统,“只是朝着更多当代知识的方向瞥了一眼”,但西方的基础地理知识已经通过这张地图传播开来,为西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说,这张地图是佛教世界的“现代”地图。

3.结论

通过以上是对地图本身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张地图是虚实结合的。不仅是因为参考资料中除了地理著作外还有很多佛经,也因为地图上存在许多现实中不存在的传奇国家。尽管这张地图带有宗教色彩,但仍然相对正确地显示了每个国家的基本位置。这体现了《南瞻部州万国掌菓之図》作为地图所带有的地理科研价值。

如前所述,这张地图已被多次转印。有的版本给中国和日本上色,有的没有。这种做法侧重于表现以中日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并且边缘化欧美,加之这幅地图是依照佛教世界观绘制而成,我们不能仅仅将其视为普通的世界地图,而更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文化产物。这张地图的各种版本的制作,也可以反映出这张地图当时的流行程度。当时,这张地图的主要受众是可以阅读汉字的日本知识分子与僧侣。它的诞生促进了日本的一批进步人士了解西方世界。

总体来说,本图是一副以佛教世界观为基础,虚实结合的地图。我们可以感受到,虽然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当时日本人的心。在仅仅因为信仰天主教就要被被活活烧死的江户时代,这张地图让日本人民对欧洲有了一点了解。它起到了推动时代发展的作用,使一些日本的有识之士走上了学习西方文明、自强不息的道路。

 参考文献

三好唯義『図説世界古地図コレクション』、河出書房新社、2014年ISBN 978-43097-62-17-3

三好唯義・小野田一幸『図説日本古地図コレクション』、河出書房新社、2014年ISBN 978-43097-62-18-0

山下和正『地図で読む江戶時代』、柏書房、1998年ISBN 978-47601-16-70-6

山村亜希「近世日本の世界図と世界像」、『京都大学総合博物館ニュースレター』、2003年11月No.16、第8~10頁

6077f282ec8be_html_258dcd79ffe68fe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