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向生活化,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4
/ 2

让数学走向生活化,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探究

陈志银

湖北省汉川市田二河镇骑龙小学 431605

摘 要:身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生活应该是小学生最熟悉的元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熟悉的生活化元素,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因此,让数学走向生活化,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利用生活化的数学素材以及创办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很有必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数学知识的吸收率,同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探究

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家长的身份,笔者认为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应用能力大大不如语文掌握得好。由于科技的进步,手机上自带的计算器,百度上随时可以搜索到的数学运用方法,令小学数学仿佛走进了死胡同一般。学生们认为,动脑筋学数学,并没有多大意义,它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已。因此在数学学习上就会增加学习难度,慢慢失去了兴趣。这样在数学成绩的提高上面也就遥不可及了。那么怎样提高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他们身边熟悉的生活入手。笔者就从几方面来论述一下数学生活化策略,以期能得到师者认同。

  1. 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为了让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味性,教师往往要创建数学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数学知识。在小学中段,教师利用生活化数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寓乐于学,既能学习生活技能,又能发现数学踪迹。例如在学习三年级数学内容《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以这样来设定教学情境:教师先观察一下班级学生的座位表,确定每位同学所坐的位置。确定好以后教师对班里的同学说需要几位同学帮忙收上节课的作业,那就是北边靠窗户的三位。让同学们自己去查找。通过学生们的分析,首先目标是窗户的位置,然后再找准方位就可以很快的确定人物。接下来老师再“安排”任务,让北边第三排的同学帮忙擦黑板,让同学们喊出他的名字。这样理解能力好的同学便知道,南与北相对,就快速的找到了目标同学。接下来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小任务,让不同方位的同学来完成。从教师的不断安排中,学生们会对方位名词越来越熟悉。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本节课的内容便通过生活情景,被学生们悄然领会了。

  1. 数学教学素材生活化

数学素材是一种有形的数学符号。利用实物素材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更直接的看到数学,更直接的理解数学含义。在数学学科中,蕴含很多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大的小学生,如果他们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数学印象,则无法靠单纯的讲解和想象来把这些抽象的思维理清楚,甚至可能会形成一团乱麻,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这时就需要一些可以形象表达数学概念的实物展示给学生,或者让学生针对于课堂上的内容在生活中找到相匹配的联结点,仔细揣摩老师讲过的内容,把数学知识像过筛子一样一遍一遍的细化。有形的,触手可及的实物会给学生的大脑带来清晰的画面,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所以教师应该放开思路,积极探索生活中实物教学的实例,让学生更轻松的学数学。例如在讲到长度单位这一课的内容时,由于学生们对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概念拿捏不准确,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的笑话。现在网上流行几段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视频,视频中孩子填出了15米的铅笔,1厘米高的桌子等,气的家长哭笑不得。这不能说是孩子马虎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教师在讲课当中,没有用到实物素材的原因。随堂说出一些物品代表,不如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物体长度会更有效果。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拿一个拖把,一块橡皮或者其他可以让学生看到摸到的生活实物,来让学生感受大概1米长的拖把,1厘米厚的橡皮等等,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理解到生活中哪些具体实物是怎样的长度了。

三、数学实践活动生活化

教学当中,将就”四到”原则,即所谓的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手到,那么所有的知识讲授便都是纸上谈兵,学生们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变成自己的武器。要做到手到,就需要重视实践活动。教师应该注重把枯燥的数学课程教学,与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们能够在熟悉的生活化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手心合一的去发掘问题、探索答案、体会生活。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可以籍着学生们的双手,积累生活经验,解读理论知识,更能体会到成功与失败的快乐与激励。例如在讲到《面积》这一课时,老师首先让同学们准备一些长1cm,宽1cm的小正方形纸片。下一步让同学们找找身边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物品,例如橡皮的一面,直尺的一面,或者一个魔方的一面等等,让同学们用这些小正方形纸片来拼一拼这些长方形与正方形。通过学生们动手动脑的拼图和老师及时的提点,同学们便会很容易的感受到面积的计算方式了。学知识就是这样,通过想象出来的场景,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发现问题,亦才能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最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总 结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探究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与枯燥性。学生们在熟悉的情境当中,很容易被老师带动思路;在熟悉的物体素材下,可以更直观的感受数学的有形构造;在充满趣味的生活实践中,手脑并用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善于用生活化元素来引导学生,学生定会学起知识来会有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在感受自在的分钟中,潜移默化的体验到数学魅力,积累到生活经验,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刘灿洪.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80.

  2.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 王红梅.  西部素质教育. 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