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3
/ 2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石峰

江苏省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224005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增加小学生的识字量、促进他们理解和记忆文字,为之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和写作基础。而语文这一门科目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的载体,其中的字词经历了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才沉淀下来。通过识字教学毫无疑问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就研究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文化传承

引言:悠久的文字发展历史背后承载着的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的汉字发展历程分别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和楷书等。在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也背负着要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论文,所以应该要将文字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另一方面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识字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所以他们仍然具有贪玩、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课堂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并长时间维持较好的学习状态。这也正意味着单纯的知识讲解的教学形式不适合他们,教师应该把培养兴趣作为重要的任务,当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之后,课堂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识字教学中适当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比如在汉字学习过程中适当加入历史故事、风俗文化和趣闻轶事等内容,进一步促进他们感受汉字的魅力。除此之外,传统文化的渗透丰富了小学生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他们对文字的记忆以及灵活运用,同时也帮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阅读和写作素材。

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优秀文化教学环境

创设符合优秀文化传承以及适应学生先进的教学环境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课堂过于压抑和沉闷,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面对一些传统教学失败带来的教训,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等,进一步营造轻松愉悦和自由活泼的识字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环境。

良好环境的打造离不开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且将内容与汉字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孩子们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知识。比如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以及其中的生字之前,通过音频的形式进行引入更能营造身临其境的意境,同时,让孩子们掌握一些生字的读音。

(二)采取引经据典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文字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很多文字背后隐藏的都是我国经典的文化故事。通过文化故事让小学生接触和认识这一文字,不仅仅理解和记忆会加深,而且更能体会汉字的魅力。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引经据典的方法,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下去,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中的“鼓”这个生词时,教师可以借助“一鼓作气”这一成语来促进理解,通过讲解传统故事中主人公一鼓作气的事迹让他们加以掌握,同时也传承了一鼓作气这种优秀的精神,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采用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渗透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告诉我们,单一和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无法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要适当提高内容的丰富性以及采用多样化的渗透方法。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样的,只是这些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然后利用这一优点,进一步制定更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尤其是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音频和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有单一的文字。视频等新型形式的优势是能够更直观和具体形象的将内容展示在他们面前,通过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的方式刺激他们的神经,进而更好记忆和掌握。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情景表演活动、分组讨论环节以及游戏竞赛活动等来丰富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古诗内容非常短,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了解这些诗句,此时很容易产生厌倦的学习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的方法,让他们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磅礴之景,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他们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情感。与此同时,在视频的支撑下,之后在掌握生字词的时候,也能降低难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文字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特殊联系,在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把渗透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任务,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传统文化的合理融入,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另一方面,则能够提高课堂活动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工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韩梅.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丁庆慧.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朱成宇.字理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