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心理辅导工作的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06
/ 2

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心理辅导工作的方法研究

朱美琪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第二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上都有了明显的效果和成绩,但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举办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德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意义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小学教育的总体目标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合适的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在实际的情感教育开展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以及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理念。因此,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创新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德育的感悟,将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举办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受到人文熏陶,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心理辅导工作的方法策略

(一)教师更新德育理念,融入学生

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源于班主任对德育观念的真实想法,其德育观念与意识也直接彰显着德育课堂的开展价值,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从古至今都有着“严师出高徒”这一说法,这也就导致学生大多情况下都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教育,仅仅能让他们保持良好的纪律性,但长期在这样的管理环境下,学生便会减弱自己的自控力,也会局限相关的思维方式,无法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工作不应再按照传统教育模式的路径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甚至在德育教学中仍然像文化课程那样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德育必须以学生道德观念、身心健康、价值理念等思想意识层面的内容教学为主,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政素质。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任何的教学活动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多讲一些美德小故事、爱国人物等内容,借助这些小故事和人物的事迹,帮助学生感受道德素质的内涵,让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快乐成长。

(二)基于平等和谐理念,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依然受应试思想影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保守,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脱离老旧思想,要善于总结自身的不足,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用真心去与学生沟通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要合理规划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体现心理辅导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体系,将心理辅导真正融入小德育中,从而能够有效提升小学德育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例如,小学生大多有着心浮气躁的特点,容易和其他学生出现矛盾,那么教师在调节矛盾时便需要了解清楚问题发生的原因,针对其进行点评,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做,如何解决矛盾。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可偏向学习好的学生,而是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同学的关系缓和、平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还能使学生真正融入班级的大家庭中,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三)强化德育意识,营造班级氛围

小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和其他任课教师及班主任一起,将自己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继而找到激励式德育的良好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教师要致力培养出成绩与品行兼优的学生,为其他的同学树立出良好榜样,带动着进行共同进步,对整个班集体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不仅能提高家长和校方对班级学习方面的认可度,还可以在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强化德育的意识,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争先创优工作中。例如,学校开展卫生评比与课堂纪律活动,我便时刻引导着学生积极地响应,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精神面貌,并借助着集体荣誉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使他们可以强化自身的德育意识,提升团结奋斗能力,产生责任观念。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课前预习、课中高效听课、课后复习以及按时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要耐心辅导,为他们扫清学习中的障碍,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此外,在生活中优先照顾。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多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各项需求,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尽量弥补心理缺失挽回自信心。

(四)开展实践教学助推心理辅导,创设良好成长环境

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下塑造不同的人格。众所周知,“孟母三迁”的经典事迹,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要想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构建一个良好的、优质的心理辅导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的分辨是非对错,知道行为的好与坏,要求学生熟记小学生行为准则,引用一些代表性人物事迹来渗透德育。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关于学生心理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如在主题班会中举办“悄悄话跟我说”的活动,让学生将心理的困惑和疑虑,对班级、同学、生活等有任何困境和想法都可以写出来或诉说,教师将为学生一一化解心理顾虑,采用引导与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三、结语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视度,积极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德育教师营造轻松欢快的课堂环境,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德育和心理教育的思想意识,实现小学德育模式的创新,,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促使学生心理及综合素养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小学德育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策略探究[J].小学时代,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