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在运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肌骨超声在运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杨红

鹤岗鹤矿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运动损伤诊断中肌骨超声应用价值。方法:运动损伤患者取样76例(2019.10-2020.12来院就诊),随机数表法分组,行肌骨超声诊断(n=39,观察组)和X 线断层扫描(n=37,参照组),对比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7.44%(38/39),比参照组83.78%(31/37)高,P<0.05。结论:在运动损伤诊断中,与X 线断层扫描相比,肌骨超声检出准确性相对更高,可以为后续医疗服务提供更具应用价值的参考依据,切实提升诊治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起到有效促进效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应用研究;运动损伤;肌骨超声

运动损伤也可被称作“肌肉骨骼疾病”,其致病原因一般与日常劳动、体育活动、军事训练有关,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的运动是引起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需要得到及时、精准的诊断处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1]。现如今,磁共振成像、CT、X线技术在运动损伤诊断中较为常用,其中,骨关节系统检查主要通过X线扫描技术辅助诊断,但在检查软组织部位时,往往具有分辨率较低的不足,CT技术则在诊断肌肉软组织时具有一定局限性,会影响诊断结果。磁共振成像则是部分疾病的诊断“金标准”,但在诊断软组织疾病时,亦会受限,检查费用相对较高。肌骨超声则可弥补上述不足,在运动损伤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则结合76例2019.10-2020.12来院就诊的运动损伤患者资料,研究分析了肌骨超声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运动损伤患者取样76例(2019.10-2020.12来院就诊),随机数表法分组,行肌骨超声诊断(n=39,观察组)和X 线断层扫描(n=37,参照组)。观察组有2至9d病程,平均(6.14±1.07)d,年龄21至57岁,平均(39.51±3.07)岁,有56.41%(22/39)男患,43.59%(17/39)女患。对照组有2至10d病程,平均(6.22±1.15)d,年龄21至56岁,平均(39.46±3.11)岁,有56.76%(21/37)男患,43.24%(16/37)女患,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P>0.05。排除指标:(1)无发完成结果对比,中途退出,非自愿参与者;(2)难以积极配合超声检查,依从性差,语言障碍或沟通障碍者;(3)脏器功能障碍严重,资料不完善者。入组指标:自愿参与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运动过度、运动不当所致损伤者。

1.2方法

参照组行X 线断层扫描辅助诊断,观察组行肌骨超声检测:调节高频变频探头频率,一般为 5 ~ 12MHz ,协助患者保持适当体位,了解其损伤位置,依据患者实际损伤情况,选择体位,将患者损伤部位充分暴露,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方向、多切面的肌骨超声探查工作,并结合二维图像检查结果,检查患者损伤部位脉完整性、血管关系、范围、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边界及周围软组织,通过超声,检查损伤血流情况和内部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阳性检出率,并做好记录工作,据此评价运动损伤诊断中肌骨超声应用价值。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60641f70d70f1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阳性检出率

见表1,参照组阳性检出率83.78%(31/37)比观察组97.44%(38/39)要低,P<0.05。

表1 检出率 n(%)

组别

例数

阳性(例)

阴性(例)

检出率n(%)

参照组

37

31

6

83.78

观察组

39

38

1

97.44

X2

-

-

-

4.232

P

-

-

-

0.040

3.讨论

所谓运动损伤,也就是长时间、高强度、超负荷的运动所引起损伤,患者损伤部位一般与运动项目具有密切关联性。例如,体操运动项目易导致腕部、肩部、腰部受损,与体操运动中支撑、转肩、跳跃、翻腾等动作有关

[2]。网球运动和标枪运动易造成肘部损伤,与训练水平不够、身体素质差、动作不正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竞赛活动组织不当有关。在运动损伤中,一般以急性患者居多,若不及时诊治,亦会转为慢性损伤,对患者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李娟,程艳,李莉[3]等人则在研究中指出:在运动损伤诊断中,合理运用肌骨超声检测技术可更加精准的掌握患者损伤程度、血肿症状及损伤位置,具有软组分辨率较高的应用优势。其研究结果显示:诊断组阳性检出率96.43%(27/28)比对照组71.43%(20/28)要高,P <0.05,证实了上述观点,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此次研究显示:在运动损伤诊断中,参照组阳性检出率83.78%(31/37)比观察组97.44%(38/39)要低,P<0.05。究其缘由:X 线断层扫描主要以先进数学理论、高速微型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结合组织吸收特点,对不同组织差异性进行测算,与普通X线相比,密度分辨率相对较优。超声影像检查技术则具有灵活简便、软组织对比度好、空间分辨率高的应用优势,得到了医务工作人员一致认可,近年来在运动损伤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良好定位优势,不仅可穿过骨关节间隙,将患者肌肉骨骼的内部结构和层次关系清晰显示出来,还可以从任意的角度和方向动态观察运动系统周围组织及患者病变部位,继而准确识别患者软组织、肌腱、韧带、关节、肌肉部位的病变程度,灵活显示其内部回声、损伤部位、边缘形态,切实提升阳性检出率 。

综上所述,在运动损伤诊断中,与X 线断层扫描相比,肌骨超声检出准确性相对更高,可以为后续医疗服务提供更具应用价值的参考依据,切实提升诊治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起到有效促进效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植志坚,刘晓真,周广新,等.肌骨超声和M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效果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12):2958-2959.

[2]罗钦文,刘雪莲.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效果观察及膝关节积液发生率影响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2):174-175.

[3]李娟,程艳,李莉,等.肌骨超声在运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2):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