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依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依据分析

苗苗

中共嘉荫县委党校 黑龙江伊春 1532 00

摘要: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厘清新时代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学理依据,有利于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对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党的建设;历史背景;主要措施;重要意义

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与活力之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九十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今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起点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

一、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

1、加强党的建设取决于人心向背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的产物,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寄托着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人民是党的情感寄托和力量源泉。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必将承担她的责任,履行她的义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2、加强党的建设决定于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显著提升,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完善。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党代会报告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了极不平凡的过去五年和历史性变革,准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判断了新的历史方位,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新矛盾”,展望了分两个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谋划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新方略”。

二、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措施

1、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只有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把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全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才能在新历史条件下,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服务于改革大局

改革之路需要有担当的干部,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党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创新性落实好中央精神和任务部署,让改革落地生根。 “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总书记说,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同时,他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每一位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行政素养,只要切实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想人民所想,找到人民群众的利益矛盾点,积极解决矛盾,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把人民群众中蕴含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斗争中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

三、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新时代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也就是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建学说最新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提高党的建设的活力与先进性,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时代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是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代表人民,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其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新时代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新的实际,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既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理论上的贡献。

2、现实意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建设目标需要根据时代背景以及执政实践来确定。党的十九大报告体现的是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伟大征程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中,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进行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居于核心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的光荣使命,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就要领导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责任重大,需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新时代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不懈奋斗,中华民族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沿着十九大精神指引的前方,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国共产党需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如习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 “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只有坚定不移推动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才能确保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上 的 报 告 [N]. 人 民 日 报 ,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