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陈亲桃

江苏等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连云港 276000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建筑项目高度和繁杂程度的持续提升,有关部门和国民渐渐地对基础建筑项目的施工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而深基坑支护施工环节作为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关键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建筑项目施工品质的提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从现阶段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利用层面而言,其已经创新出了较为多样化的施工技术手段。例如:土钉墙支护手段、钢板桩支护手段、深层搅拌支护施工手段等。此外,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一定要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这对于展现出优良的建设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 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1.1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支护是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之一,具有施工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筑工程中。钢板桩支护技术是以钢板桩为主要材料,利用钢板桩的柔性及锚杆系统的设计,采用多层锚杆及支撑,拔除地下室钢板桩即可实现支护的目的。钢板桩的使用条件较窄,即该技术方法对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在软土层支护中不宜使用该方法。

1.2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法在泥浆护壁施工环境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尤其是在地下水水位较高的砂土层或者软弱土层的深基坑支护中,支护过程一般采用分槽段方式进行,将钢筋混凝土连续墙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随着高层建筑物以及地下商城的建设,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在大型建筑物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将地下连续墙插入施工深度80m以上、厚度约在1.4m的深层软土层中,使得地下连续墙形成挡墙维护结构,不仅能够提高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整体刚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挡墙的防渗性能。此外,地下连续墙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承载力,适用于大型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方法,但是该技术的支护成本较高,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使用范围。

1.3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领域中应用范围广泛,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的优势,在深基坑支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土钉墙支护结构是由土体结构和土钉群组成,在支护过程中以密集的土钉群为主,使得土体结构加固效果良好。此外,土钉墙支护技术能够构建复合型挡土稳定结构,确保深基坑工程安全进行。土钉墙支护施工过程中先将细长的杆插入深基坑内部结构中,并且插入密度较高,完成后在细长杆上方铺设钢筋网,再利用抛锚技术构建相应的保护层,目的在于有效的保护岩土层。土钉墙支护技术主要应用于深度为 5 ~ 10m 的深基坑中,多借助土钉墙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达到支护的目的。土钉墙支护技术一般与其他的支护技术配合使用,如排桩支护、钢板桩支护等,能够有效降低支护成本,而显著提高支护效果。土钉墙支护技术对岩土体结构要求较高,一般不适用于饱和软土、淤泥质土等岩土体结构中。

1.4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主要通过将锚杆打入岩土体或者岩石中,再借助其他加固方式进行加固边坡。锚杆支护技术具有支护性能好,空间占用率小和成本低的优势。锚杆支护一般包括开孔作业、安装锚杆、稳固作业三个步骤。在使用锚杆支护过程中首先在支护土体结构中开一系列的孔,将锚杆缓慢的打入土体中。为了确保锚杆与土体紧密连接,一般在锚杆安装完成后向孔内添加充料,将锚杆与土体之间的缝隙密封,提高锚杆的稳固效果。锚杆支护包括全长黏结型锚杆、摩擦型锚杆和预应力锚杆等,其中后者最为常见。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其要点

2.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需要先做好施工现场的针对性分析,做好综合分析并明确最佳施工方案,在保障基坑支护施工体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同时,需要保障施工中放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保障后续的基坑支护施工效益。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需要保障沉降的稳定性与速率平衡性,确保后续深基坑支护桩施工的综合效益。在支护桩施工期间,需要做好成孔与清孔的施工准备工作,在钢筋笼的制作、安装以及浇筑等施工环节都需要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保障支护桩的成桩效果。在支护桩施工期间,可以采用 SMW 工法施工,期间可以插入 H 型钢以完成水泥搅拌施工;在搅拌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搅拌的均匀性,在搅拌施工开始之前需要保障水泥泥浆的水灰比和水泥产量的比值;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期间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的针对性控制,按照实际的情况落实针对性的施工调整措施,按照施工现场落实施工质量的控制,保障施工综合效益。

2.2钢管支撑的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保障工况条件的基础上完成施工

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当坚持分段分层的施工方式,严格落实支撑性结构的施工,保障基坑开挖深度的合理性。在组织千斤顶进行预应力施加的同时,需要保障施加的预应力的对称性与加载的同步性,保障预应力加载的对称效果,并通过液压泵呈现出一个 T 形的阀门,构建组合千斤顶。在轴力添加完成之后,需要对伸缩腿和支撑头后座之间的孔隙及时应用楔块进行施工处理,做好对称间隔的拆除,规避预应力快速改变而导致的开裂或变形问题。

2.3预防碰撞问题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预防挖土设备的碰撞性问题,保障支撑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保障基坑内部的起吊作业水平,每一根钢管的支撑与钢围梁都应当采用钢丝绳进行固定处理,在支护桩与冠梁连接期间需要预防碰撞问题。在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变形监测以及压力检测工作,如果单侧的压力出现异常,就会导致钢管支撑轴力的改变,此时需要落实变形测量与控制工作,及时发现横向与纵向的支撑结构改变问题,保障支护施工综合效益,提高深基坑的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

2.4注重内支撑布点控制

混凝土的内支护施工技术因为具有较高的刚度的特征,节点施工可以应用混凝土浇筑方式,所以不存在任何节点松动而引发的基坑位移问题。混凝土的内支撑施工布置主要是应用正交的对称性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对于支撑系统的支撑刚性要求相对较高,传力比较直接、受力点也比较清晰,在多种变形控制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钢支撑施工结构主要是由中间段、固定段、活动段构成,钢支撑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同时安装施工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施工操作不合理很容易导致节点变形,从而造成传导力的改变。

2.5现场施工管理

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期间,需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质量问题,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并保障所有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施工人员不能存在疲劳或酒后作业现象。对于机械设备需要做好专人配备与管理,基于相关的规定以及要求做好针对性检修以及维护,并保障机械设备可以维持正确且稳定运行,规避安全施工风险问题。另外,在基坑土方开挖作业过程中,必须清晰划分开挖的层次,每层的开挖深度、相近区域的高低差等必须满足基本条件。对于不同的深度必须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例如,第一层施工采用反铲挖机挖掘施工方式,在后续挖掘中如果存在管桩稀疏的现象,也可以应用上述方式。在挖掘线路和步骤方面,需要基于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思路,确保施工稳定性与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对于整个建筑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关人员要正确认识目前深基坑支护技术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积极制定解决方案,让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更好地运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代金龙.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116-117.

[2] 鲍润初.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14+17.

[3] 杨彦生.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