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园大班计算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探讨幼儿园大班计算教学方法

刘文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第二幼儿园 四川 简阳 641400

摘要: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在行为上具有多动性,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精神,因此他们在计算方式和计算能力上需要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加的记忆深刻。对于幼儿而言,即将进入小学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培养幼儿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发展。幼儿的计算教学,不仅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慢慢的提升幼儿的智力发展。我们国家对幼儿的计算教学也总结出了很多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园幼儿的初期学习认知,但是在过程中会有少许的变化。特别是当今的社会上,大家都十分的重视自己孩子的智力、学习等发展,因此我们下面就做出了在幼儿计算教学方面的方法总结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计算教学;计算教学方法

引言:数学的计算都是具有严谨的逻辑性,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数学计算,都是需要精确的过程和结果,在幼儿的计算教学中也是一样的。比如:在10以内的数字都是抽象中表达出来的,但是在教幼儿的时候,不能只是告诉幼儿怎么写,或者是读一读就结束了,应该使用相对比较具体一点数字模型,让幼儿进行不断地去认识它们,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去提醒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在幼儿很容易就没有了兴趣,就会想去玩其他的一些玩具。那么老师就要时常的发出提醒或者是提问,在提问之后,幼儿回答完问题,应该及时的表扬幼儿的行为。幼儿园的幼儿也是十分的渴望老师的表扬,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幼儿园大班计算教学方法需要简单,毕竟幼儿园大班还是处于幼儿阶段,他们对学习是没有多少认知,对于计算基本上只能够是10以内的加法或者是减法,同时也不能够过于困难,小孩子学不明白,就会哭、闹,那么就失去了教学计算的意义。那么根据文章开端讲述的一些原则,在幼儿园计算教学中,经常性采用下面几种教学方式。

1计算教学方法——演示法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演示计算教学的次数相对会比较的多。老师在演示教学过程中,应该手拿演示的道具,进行10以内的加或者减的计算演示。这样演示的好处,首先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幼儿园大班的幼儿,还是处于一个较为多动的阶段,因此需要不断的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这样也可以,将抽象的数字以实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加或者是减的形式展示出来,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更加便于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演示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只是幼儿去看,也需要老师不断的去用语言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老师在加上生动的肢体语言,这样才能够促使幼儿的思维一直都处于一个积极、活跃的状态。比如:和“6”相邻的两个数字是多少?在这道题型的讲解的时候,老师首先就可以将事先准备的1到9的道具模型拿出来,贴在黑板上,并且开始逐步的提问,1到9的数字的读法,这样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回忆这些数字,最后在开始问他们数字“6”邻近的词语是那两个?并告诉幼儿邻近就是挨着的意思。通过幼儿的回答后老师再进行,回答“6”挨着的两个数字就是“5”和“7”,并重复多次,这样反复几次练习,有利于幼儿的记忆。

在演示的时候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1在演示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老师这里。

1.2在演示的时候应该突出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并且一定要让幼儿认识每一个数字(0到9),在演示中逐渐的引导幼儿去想象题目的答案。

1.3演示要尽可能的使每一个幼儿都能看到道具或者是看清道具的数字,同时还需要让每一个幼儿都看清老师的演示动作和听清老师的讲解。

1.4演示时所有的过程要简单、易懂,每个数字,老师也要反复带领幼儿读出来,以便于加深幼儿的印象。

2计算教学方法——操作法

幼儿计算教学的操作方法,就必须要个每一个幼儿都提供相对应的操作数字模型,给幼儿一些数字和问题,创造一个加减运算的环境,引导幼儿在操作中逐步完成相对应的题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他们对数字的记忆和动手计算的能力,活跃大脑的数学思维。

老师在教幼儿运用操作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首先在选择数字模型的材料商必须要是安全、卫生,对人体无害的。因为有些幼儿调皮的时候可能会使用数字模型打闹,因此安全必须是第一位。

2.2其次是告诉幼儿的操作要求,如:3+2=5,利用数字模型在桌子上的摆放方法,并且做出操作示范,及时的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完成情况,观察到不会的同学是应该及时帮助他。

2.3幼儿早操作过程中,老师应该用语言的形式,去引领他们去完成相关的操作,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延伸性的问题。比如:1+5=?,利用模型应该怎么摆放?这样还能够促进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

3、计算教学方法——游戏法

游戏法是把幼儿的学习寓于游戏活动中,这种方法很适合幼儿活泼好动及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在计算教学中运用游戏法,特别是智力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巩固和加深对相邻数和数的组成的认识,可以采用“找朋友”、“配对”等游戏。为了使幼儿区分几何图形,可以做“给小白兔找家”的游戏。教学时,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运用游戏的形式,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某一部分或某一个环节运用游戏的形式。

运用游戏法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3.1设计的游戏情节,应有助于幼儿更熟练地掌握数学初步知识,有利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游戏过程不要太新奇,规则不要太复杂,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3.2大班的游戏最好带有一定的比赛性质。这样不仅适合幼儿的竞赛心理,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4计算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引导发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数学初步知识直接讲给幼儿,而是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和探索数学初步知识。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引导发现法教学的一般步骤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直接操作,同时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经,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结论)。例如,大班幼儿学习减法时,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后,知道原有一个物体去掉这个物体,一个也没有了或者说等于零。就用1-1=0来表示。用同样方法,可以知道2-2=0,3-3=0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凡是两个相同的数相减都等于零。同样可以运用引导发现法,使幼儿知道数的组成的简单规律。

结束语:幼儿还是有一定的学习意识,只是在课堂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爱说话等情况,那么这对数学计算的学习都是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老师就必须要进行多种数学计算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幼儿的计算学习。本文所提出的计算教学方法,在实践应用中也是有一定的成效,只是对相关的注意事项,希望幼儿园的老师能够多多留意,并做出相对应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任美兰.幼儿园大班计算教学方法初探[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18):231-232.

  2. 冉江渝.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实施方法初探[J].科教文汇,2008,000(014):52-52.

  3. 郑花珍.幼儿园大班数学领域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00(02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