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教管理过程中教育环境的创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谈幼教管理过程中教育环境的创设

瞿红梅

沅陵县幼儿园 湖南怀化 413600


摘要:幼儿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较少,对看到一切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幼儿园的环境是教育幼儿的重要资源,幼儿园和教师要认识并深化这一教学资源。现阶段的幼儿园环境也会进行一些教学方面的创设,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存在忽略幼儿主体、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脱离幼儿认知的现象。本文就幼儿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教育环境创设展开研究,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几条思路,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幼教管理;教育环境;创设措施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长期身处、接受的环境,长时间的熏陶感染,会让环境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系,教师和幼儿园要把这种互动关系变为良好的、积极的、正能量的,所以教师和幼儿园要注重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认识、了解、感化幼儿促进幼儿后续更好地发展。教师要明确,幼儿与环境创设的关系,是先有幼儿,再进行环境创设,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特性,所以为了让幼儿有更好的成长环境而进行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

  1.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意识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理念,科学合理的进行教育环境创设。教师要明确环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营造更好地教育环境,让幼儿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对班级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同时,幼儿作为环境教育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保证环境创设的内容符合幼儿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心理特征,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和作用[1]。幼儿和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教育环境存在的意义,所以为了有效改善教育的环境,必须要求幼儿亲自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过程当中,幼儿具有主动发展的能力,尽管表述方式和表达能力还不太清晰,但是他们具有明显的喜好特征,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随时参考幼儿的意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历,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经过幼儿亲手布置和设计的环境更容易引起幼儿的认同感,让幼儿形成对班级、教师深厚的感情,进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成长活动。

幼儿要以班级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班级环境创设中,和教师一起讨论班级环境的布置细节。同时,教师要保证教育环境创设和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的统一[2]。引导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让幼儿产生归属感、成就感,促使幼儿爱惜和珍惜学习环境。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幼儿参与教育环境的设计活动,选定一些主题风格,让幼儿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发挥自己的综合能力,通过观察、交流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然后同学之间、师幼之间共同讨论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内容以及其要达到的目的、具体的实施方法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让幼儿乐于参与这个活动,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启发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索,让幼儿在教育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要求幼儿参与教育环境创设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收集有关的材料,合理分工,安排幼儿进行教育环境布置,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劳动中获得成长。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大脑形成刺激,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体现环境创设的教育性

在进行教育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要铭记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即环境的教育功能,要让教育环境随着幼儿的身心发展程度做出相应的调整,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不断获得成长和进步[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要确保创设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艺术性、童趣性。

2.1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要符合教学课程

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幼儿教学课程的重要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环境会促进幼儿对世界和生活产生良好的认知,培养幼儿的情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注重课程的把握和具体的环境创设实施过程,融合教育环境和课程设计进行教学,凸显教育的主题,对幼儿产生良性的影响。

2.2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要保证其实用性

在教育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创设的实施方法及其实用性,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只有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的环境才能对幼儿产生教育作用;教师在教育环境创设时也要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确保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环境创设时要顾及幼儿的接受能力,确保创设的教育环境在幼儿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总的来说,就是教师要综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为幼儿选取适宜的游戏素材,探索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小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通过教育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成长。

2.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要保证其灵活性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灵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创设内容的灵活性,一个是创设表现手法的灵活性。前者是指要经常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发展改动活动区域的内容、墙面的绘画布置、游戏材料的投放等,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不断激发幼儿的发展潜力,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不断变化教育环境的创设进而满足幼儿的动态发展需求。后者是指将二维的表现手法转变为三维的表现空间,通过平面与立体的结合,培养幼儿的联想能力,让教育环境和幼儿发展融为一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学管理过程中教育环境的创设要注重幼儿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参与教育环境创设的设计和实施环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保证教育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体现教育环境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让其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并对幼儿的后续发展产生引导作用,让幼儿园环境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和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文闻.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华大学,2019.

[2]黄豪,杨晓萍.走向符号实践:论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意义创设逻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2(06):31-37.

[3]王富荣.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