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路径探索—以“雅典民主政治”一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路径探索—以“ 雅典民主政治” 一课为例

梁志敏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徐闻中学 524100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标背景下,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目标后所提出的主要教育教学目标。高中阶段历史课程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历史解释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常规的课程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引言: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找到适当的培养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历史解释的基本概念阐述

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角度上来讲,历史解释的内涵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①史实判断。即对历史材料中包含的内容和观点具备客观全面的判断能力,即能够避免带有史料作者的偏见去对历史史料进行评价和观察,从而对史料作出正确的判断。②历史分析。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历史解释厘清的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是非常高的,因此,在进行历史解释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为例,这一阶段的历史分析事件主要是针对战争、变革以及帝国的兴衰史或者大迁徙运动的事件去进行动因探寻[1]。③历史表达。历史表达强调的是对历史态度的表达。主要侧重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关于历史表达的切入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从理性的角度,用辩证的思维理解和判断历史。第二,从现实的角度,坚持鉴古知今的原则,通过历史评价的过程从中获得启发,为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第三,从普适性的视角出发,提出历史解释的地线 ,即符合人类道德与伦理规范的最低要求。

二、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辅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

历史课程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历史材料意义的把握,从而利用自身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对现有的历史材料进行解释和说明,当学生具备了历史解释素养,意味着学生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具备了掌握并应用的能力,而且在结合材料进行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完成了学生对于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的复习[2]

(二)提高学生历史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材料和相关的历史事件在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上有显著的综合性特点,学生在对其进行历史解释时,必须首先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思维,并且能够将思维过程转换为语言表达过程,这就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锻炼和提升的效果。但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和提升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历史解释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历史解释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客观上来说,虽然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材料在宏观上的解释方法和解释思路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不同学生对于历史材料和事件的理解角度和理解深度不同。其实际的历史解释中思路的发展状态和趋势也会产生相应的差异。但要想做出完整的历史解释,就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进行逻辑思维的组织,这就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了便利条件[3]。②历史解释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不同的历史事件在发展过程方面都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解释历史材料和事件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身逻辑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对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以具体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路径

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找准切入点来进行 ,部分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于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双方面的特征,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有效途径。下文结合高中历史课程《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具体分析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一)通过丰富历史观达到提高认识深刻性的目的

历史解释的过程中,适当的理论工具是必不可少的,而历史解释的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与解释者的历史观有密切的联系。可见,在导正历史观念方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观,是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基础。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背景下,历史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历史额客观基础以及发展规律。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三方面官进行阐述。同时,这方面的历史研究划桨历史发展的普遍性、特殊性、必然性、偶然性作为四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这种历史观背景下对人民群众以及历史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强调。在《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的教学中,重点的内容在于明确古希腊使其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背景[4]。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特征为,山地与海岸居多,耕地面积有限。这使得当地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为海外贸易,而这一背景下契约精神就成为稳定开展海外贸易的重要手段,这实际上为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城邦的出现,也与希腊地区的地理特征有直接的关系。正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古希腊土地被分割成不同的区块。综合分析,无论是城邦形式的出现还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都与古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但在众多的城邦中,成功实现民主政治的城邦只有雅典城,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雅典城与其他城邦必然存在着差异。存在一些具有特殊性的特征的因素对雅典城邦的形成与民主制度的产生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原因要素时,不仅要从希腊地区宏观的普遍性 因素出发进行分析,还应当结合雅典城邦的具体情况分析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特殊性因素。例如,政治背景、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平民斗争等,当教师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时,历史解释中的原因探寻角度才能够得到完整和丰富,学生对于这一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的理解才能够更加全面清晰。

(二)通过提问教学探寻历史逻辑关系

在高中历史的课程教学中,提出问题的环节往往包含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字眼,即“是否”。从性质上来讲,这是检验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达到最低要求的关关键要点[5]。在本文探讨的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主题过程中,梭伦和克里斯提尼提出的改革是激发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关键性因素。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二人提出的改革要求的重要性,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驱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具体的提问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程度层层递进。例如,教师可提出问题:什么是民主?让学生首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理解民主的意义和内涵。梭伦改革前的政治权利主要掌握自哪个群体手中?改革提出后旧式贵族的权利是否存在?财产等级制度的先进性有哪些体现?梭伦在改革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关系是递进式的,其中既从宏观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角度对激发改革的多方面要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也对历史改革推进过程中重要人物的力量进行了强调,这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看待问题的逻辑和思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来观察,连环问题的提出实际上都是学生理解民主政治制度确立过程的必要过程。且不同的问题在问题的逻辑要点上都有所不同,学生可根据问题本身的进度和层次,在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具有递进关系的逻辑线路,从而帮助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得到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6]。而且,有了问题分析结果的支撑,学生对于具体历史问题和现象的解释也会形成一个有效的思路,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有效性和连贯性。

(三)通过创建历史情境达到素养培养目的

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历史史实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根据历史史实做出合理的解释是锻炼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基本原则。在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相关的历史史实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营造一个模拟的历史情境,通过将最真实的历史史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就本文探讨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问题而言,对民主政治制度在雅典城邦实施的评价环节也是学生理解这部分课程内容的关键切入点。教师可引入真实的历史材料,发挥材料对解释的支撑作用。例如,伯克利和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发展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其本人发表的演说和言论就能够为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起到一定的支持和解释作用。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式雇佣舵手或者建筑师,如果这类事情出错,危害比在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出错更大”而伯克利的观点中,强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治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自少数人手中。”通过分析他们的话语,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他们说话的语气以及当时的语境。通过分析可看出,两者对于民主政治制度的感受和认知观点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激发学生对历史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有效动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通过真实的史料对比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有代入感的去看待历史知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效果,但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所提出的引导方向和观点在宏观的历史层民上来讲仍然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点,即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能作为最终的结论让学生直接进行接受和学习,而应当从历史真相出发,力求通过能力素养的培养让历史解释的结果与历史真相更为贴近。

四、结束语

综合来讲,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在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且此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主观理解能力和历史态度与思维能力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找准课程教学的切入点,依托具体课程教学内容,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和理解知识内容,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廖文秀.历史理解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以人教版必修2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课为例[J].成功:中下,2018(17):16-16.

[2]罗燕.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初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05(010):56-58.

[3]吴丽萍.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11).

[4]宋羿竺.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J].科教文汇,2019,449(02):137-138.

[5]张登凤.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功能体现[J].信息周刊,2019(7):0322-0322.

[6]尤昌荣.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华夏教师,2019,000(031):47-48.

注: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2019ZJYB065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