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7
/ 2

如何深化 职业教育 改革

祁珍珍

河南工业技师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摘要中国社会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高级人才支援,而高级技能人才缺口却达千万人,中国高水平技能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的轻视,粗放式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忽视,导致了高水平技能人才的短缺,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培育工匠人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社会经济 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改革

1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目标便是进行终身教育。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之下,职业教育被当做是人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荷兰为了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放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报考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职院校进入高职院校的比例逐渐上升,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10%发展为如今的55%。英国、德国、法等欧美国家为了切实拓宽从中等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赋予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同的平等地位,从而为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机会。法国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并促进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化,在上世纪70年代设立了一种新的学习制度,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再经过两年的深入学习,便能够获取报考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格。同样的,在德国,为了切实提升双元制教育的吸引力,促进教育的公平性,近年来德国各州逐渐规定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倘若具备继续职业培训资格,那么便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造。

2国职业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考

中国社会实体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高级人才支援,而高级技能人才缺口却达千万人,中国高水平技能人才的供需严重失衡。而与英国、德国、法等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体系存在着对职业教育轻视、对市场需求的忽视等问题。职业教育发展的缺失直接导致了高水平技能人才的短缺。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不仅加大了相关的资金投入,还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方案的出台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当前我国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谈以下几点看法。

1.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从古至今,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在发展,但教育的初心从未因此改变,那就是—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谓“峥嵘七十载,与国同梦,筑梦三十五年,立德树人”,职业教育更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更多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和精湛技艺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2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完整的教育体系是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构成,如同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一个人的两条腿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提起职业教育,有一些人就会戴上有色眼镜,将其看成是教育“洼地”。实际上,黄炎培曾说过职业教育的地位是正统的,应当和普通教育拥有同样的地位。因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后盾是国家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恰当的地位,加大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当中的比重,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此,有三点对策可参考:(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消除职业教育歧视。社会不仅仅需要理论性人才,同时也需要技能型工匠人才。加强工匠精神的社会宣传,打破社会层面、制度层面对工匠人才的误解,对职业教育的区别对待。真正尊重技能人才,让技能学生感到选择职业教育一样能实现人生价值,让技能学生将成为工匠人才作为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全国各中职院校的基础建设,保障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立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多元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努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中等职业教育。(三)积极打造中等、高等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3加强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近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让我们看到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真正实现“双师型”的曙光,因为只有这样,职业院校技能教学水平的提升才有可能,才能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强高素质“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设计研究型创新型学习项目,培育高素质双师型教师。(2)提高认识,制订好规划。中职院校要提高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双师”非“双证”,加强引导广大中职院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走“双师型”教师发展道路,不断增强中职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3)职业院校要积极改变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为加强高素质“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学校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去到企业顶岗工作、实践锻炼,使之了解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和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并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努力实现教师与企业、专业与职业、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4)建立企业导师人才库,努力建设一支符合产教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需要的教师队伍。(5)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在培养“双师型”教师过程中,要对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的专业教师,按要求完成学院下达的实践目标任务且考核合格的,其奖励性绩效工资按满工作量的在岗同类教师享受。被评定为“双师型”教师的,实行“五优先一倾斜”:在职称评审、岗位晋级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应用研究项目评审推荐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进修培养审批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推荐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选手和经费资助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奖励绩效二次分配时予以政策倾斜。

1.4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国务院和党中央一直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把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院校列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采取一系列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措施,积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培养大国工匠,推进“中国智造”,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近年来也从各个方面和角度不断出台鼓励和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因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培育市场创新主体三个方面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是把企业等同于学校,也不是把学校等同于企业,而是企业和学校要各自发挥各自特长,各自找准自己的定位,二者在创新过程中间起到的是相辅相成、叠加倍增的作用。因此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需要建立四个共同的认识:首先,通过产教融合,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次,通过产教融合,要共同应对新技术的革命。第三,要共同建设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共同体。第四,共同传承和弘扬创新精神、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晓华.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创新[J].江苏高教,2008.

  2. 宋志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校科技,2019.

  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J].教育科学论坛,2019.



5fb3828c950ea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