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6
/ 2

完善认知结构 ,提升数学素养——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曹军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双龙镇中心学校 641200

摘要:作为认知性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具有可视化、图文并茂等诸多特点,能借助层级图的方式展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图像、颜色、文字与主题或关键词之间的记忆链接,在复习和记忆等学习环节的应用极其广泛。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需要恰当应用思维导图,这样方可帮助学生快速梳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构建系统完整的认知结构,获得数学能力及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应用;


引言: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学习探究新知、梳理巩固已知的作用。思维导图属于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其用于数学复习课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有机结合数学理论知识与图形,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更加深刻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提高复习效率。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具体应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形象思维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创新、直观、跳跃、意会性强的特点,符合思维导图的特性,所以在小学数学复习中可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结构性及形象性,将新旧知识相结合,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常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

  1. 利用节点抓住基本概念。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复习环节,能让学生准确把握关键概念或核心知识,并将其作为导图的节点进行标记。通过举例和知识点的掌握,学生能快速复习与理解知识,准确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

  1. 利用分支掌握全局。

思维导图可以分为主干与分支,通过组合主干与分支,能展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对于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典型例子等,可以将其写在线条上方,这是因为这些代表着重要的知识点;大分支是体现主干中一级主题的重要形式,需用不同颜色标注各分支,这样方可保证思维导图的脉络更加清晰和简洁。学生在数学复习环节应用这种思维导图,能轻松掌握知识结构全局,一目了然。

  1. 利用线条展现知识层次。

思维导图能利用文字和图形直观呈现出学生的逻辑思维,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必须要将节点的层次性与分支的延伸加以体现,借助不同形状的箭头连接各分支,以便形象直观展示出各概念间的层级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分析线条,能对其所展现的知识层次予以理解,主动参与知识整理活动,以知识内在联系为依据,绘制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图,增强成就感。

二、小学数学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效果

(一) 应用思维导图编写错题集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认知能力水平尚未发展成熟,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小学数学学科具有非常鲜明的抽象性特征,学生这种方面的能力缺陷尤其明显。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希望学生通过整理错题集的方式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起到巩固和复习的作用。但是,在整理错题集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机械性地完成相应的任务,并没有领悟到整理错题集的真正目的和意图。所以,通过将思维导图与错题集编写两者有效的融合,有助于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同时,学生还可以将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后制作成为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式,对于课堂上未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就可以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避免以后类似情况的发生。应用思维导图编写错题集本质上就是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复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动力。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复习教学活动中,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引导学生掌握思考的方式方法,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复习变得更有情趣和情境。一般复习课就是在重新构建和唤醒,也是学生对知识的重新整理,因此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更为细致与直观的再现,更好地提高复习质量。以“三角形”的复习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来激发复习的欲望,学会思考,优化整合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构建完整的认知框架。可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能激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复习的热情,更好地梳理三角形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与三角形相关的科学分支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清晰展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提高复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

(三) 应用思维导图梳理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增强复习效果
小学数学复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温故知新,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实现知识迁移,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实现旧知识与新知识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小学数学复习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复习效果的有效性。同时,在复习环节引入思维导图,可以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复习作为教学人物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复习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繁多,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量。学生复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必须要使得复习效率得到有效的保证。数学知识并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这就为教师在小学数学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将正本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层次结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优势极为明显,既能帮助学生清晰梳理复习思路,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图,使学生更加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复习的热情和效果,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相较于单一的文字说明,思维导图具有可视化、清晰化等特征。随着复习和应用的逐步深入,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会得到提升,数学认知结构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翟都良.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数学素养——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9(3):35.

[2]黄冰芬.论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9(2):55-55.

[3]何群.浅析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价值[J].读写算,2019(13):104.

[4]李中国,郑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1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