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育中家国情怀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中职语文教育中家国情怀的培养

唐晓梅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8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也有了新的要求。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各学科的教学教育更是会对人才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中职语文学科教育中由于学生基础差、教学内容单一、学校不重视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中职语文学科开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加大对自身教育工作的优化创新,将教育改革、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等元素融入教育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提升。因此,本文通过探究家国情怀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新时期教育工作开展要求提出一定的语文课程实施开展策略,为中职语文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家国情怀;意义;实施策略

前言

家国情怀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每一位公民提出的要求,只有当发自内心地将国家与人民利益放到首位,“舍小家、为大家”才能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家国情怀的教育培养需要从学生抓起,让每一位学生明白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与重担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努力学习。但对于新生代的青年学生而言在多元化思想、信息舆论引导下学生难以形成家国情怀,甚至还会在不良反动思想的侵蚀下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加大家国情怀在学科中的融入通过学科教育使学生接受正能量的思想,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下国家社会才能蓬勃发展。

一、家国情怀对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1.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培养输出技术服务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于人才素质能力和思想价值观念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中职教育中除了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要点向学生传授外还应通过课程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在中职语文教育工作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既让学生从一篇篇爱国主义文章中形成爱国思想,努力将自身价值与职业工作形成联系,同时在爱国情怀教育中可以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语文知识的内涵思想向学生进行传递,这将更加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1.2有利于教学工作高效化开展

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学习语文这类文化课程时难以积极投入其中,甚至有的学生将语文课程当作是“睡觉课”、“娱乐课”。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在语文学科上的管理和相关教学资源配置相对较少,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只能停留在课本教学上难以带领学生展开对语文知识的深度探索。通过将家国情怀与语文学科教育的融合将能使语文学科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在展开对语文知识内容的讲解时能有所对照使学生更容易认识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价值,同时在家国情怀的充分发挥下学生将能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去努力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家国情怀将赋予学生崇高的爱国使命这对于中职院校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开展。

1.3促进对学生核心素质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的中职教育将更为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这要求各学科在开展过程中找准适合的切入点和衔接点使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形成紧密联系,对于中职语文学科而言通过家国情怀教育则能更加高效地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质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思维逻辑、文化传承及审美情趣是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在家国情怀教育中让学生从优秀的爱国主义文章阅读学习中能够形成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的语言思维体系,使自身的言论更加能体现出新时期学生形象。通过将国家发展现状与历史古文篇目形成对比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既能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又能从古今对比中形成一定的思辨意识避免学生盲目自信的思想形成。在家国情怀教育中重点强调了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新生代学生在外来文化或潮流文化的影响逐渐丧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文化传承的缺失将会阻碍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开展文化传承相关主题内容的教学对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家国情怀教育中以爱国主义情感为主题的教学工作开展来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去维护国家尊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精神。

二、中职语文教育中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开展策略

2.1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中职语文教育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言行一致地贯彻家国情怀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课余生活中应严于律己为学生做好标榜作用。家国情怀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或文化课程教育,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将家国情怀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之中,但由于学生思想文化的差异性难以全面透彻地理解到家国情怀思想内涵,这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以职业人和指路人的身份向学生展示如何在工作之中贯彻家国情怀思想,立德树人在教师榜样作用的发挥下学生将更容易学习掌握到家国情怀教育内容。例如,在学习陆游《示儿》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例举发生在自己身边或工作之中体现家国情怀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诗人那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迫切感,并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在家国情怀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学科学习中。

2.2从文化传承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知识的联系性较强,因此在中职语文学科教育中对于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也应从传统文化传承方向出发,让学生从传统文化学习之中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例如,在课文《离骚》学习中,教师可以对课文内容背景展开深度挖掘带领学生对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文化习俗进行溯源探索,从端午文化知识学习中既能让学生掌握到民俗节庆的文化习俗特点及由来,又能联系课文对屈原投身汨罗江的故事中感受到屈原不愿苟且投入愿与祖国一同逝去的爱国情怀。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古人的爱国情怀体现,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结合现代社会现状让学生“理性爱国”,不能将爱国作为自己冲动行为的由头。

2.3开展家国情怀主题教育,促进语文教学多元化开展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开展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进行一定的创新设计,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及个性特点,以主题式教育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既能为学生呈现出多元的语文学习场景又能将知识点内容完成地向学生进行传授。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廉颇和蔺相如为了国家长远发展而不计前嫌和好如初的故事让学生对家国情怀形成新的认识,面对国家危难存亡无论是国家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应舍弃个人利益向国家奉献自己的个人力量,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主题教育中向学生播放《大国崛起》这类展现国家强大实力的优秀记录片,使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发展现状从而为自己设立学习奋斗目标,在多元化的语文课堂环境之下中职学生将更容易吸收掌握到教学知识点内容,也能通过对教学元素的积累使自己的思想观和眼界得到开拓。

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积极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对学生语文能力素质培养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家国情怀教育需要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力量在国家发展中的体现,从而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更加努力认真的学习,当学生接收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之后思想观、行为观、职业观都将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升进而使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 张莉莉. 在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初探[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6(18).

[2] 周赛男. 聚焦核心素养,涵养家国情怀──小学语文教育中家国情怀的培养[J]. 语文课内外, 2018(19).

[3] 阮琼瑶. 初中思品课核心素养培育初探——以家国情怀素养培育为例[J]. 教育, 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