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分析

朱瑞凯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电力能源是社会的主要能源之一,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电力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一直都很难得到提高,使我国的电力工程发展迟缓,甚至会引起电力事故。本文就对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事故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力建设;施工;事故;对策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电力建设具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但在现阶段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民财产安全,还不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不断加强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促进电力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开展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项目施工属于内部系统极为复杂的施工项目,正确的施工行为与全面的管理均是不可或缺的。随着我国的电力施工要求逐渐增加,电力系统建设行为已经被约束,但是电力安全管理人员仍旧不可松懈,全面而又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消除电力安全隐患,减少意外施工事故,提升电力系统的建设效率,使电力企业借助安全高效的电力系统切实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如果可以将电力施工工作的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在施工项目之中的损失也会有效缩减,因此可知安全管理在电力施工工作之中的分量,无论是工程负责人还是管理者均基于这项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

2 电力建设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2.1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的职责。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还存在一定问题,如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不完善,施工作业人员的岗位不明确,职责不清晰,导致责任落实存在偏差。部分参建单位虽然制定了责任制,但未明确提出关于责任制落实的考核和奖惩措施,导致责任落实不到位,不能发挥责任制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安全管理人员未能严格落实自身职责,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重要施工部位和工序未加强管理,可能导致项目不能按要求施工,不能按期交付,还可能导致责任事故的发生。

2.2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发展。目前,部分电力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不完善,或是根本未开展相关工作,未对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的排查、辨识和动态识别;部分单位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不重视,未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也就无法确定风险发生时所产生的影响。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基本为室外作业,高空作业和交叉作业较多,且施工人员成分较为复杂,施工现场处处存在安全隐患,若未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未对排查出的隐患划分等级,未采取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未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导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无法取得实效。

2.3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目前,电力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作业人员大多为农民工,其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缺乏,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不强,且施工中很大一部分工作依靠个人习惯和经验开展,难免不出现漏洞。此外,由于施工单位不重视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未根据施工现场的工作实际和具体的工作种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考试,特种作业人员未做到持证上岗,施工作业人员无法及时正确地处理各类安全隐患,都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4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履责不到位

根据对近几年电力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在政府行业监管层面上,由于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界面和内容未厘清,对自身工作职责认识不清或是存在偏差,使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行业监管存在一定盲区,无法督促电力建设施工项目各参建单位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减少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3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控策略分析

3.1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点

安全责任制不单单仅限于电力工程施工中,它是任何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是电力工程施工健康进行的基石。电力工程现场施工安全、健康的推进完全取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二者之间的是一种因果联系,这种落实不能是平面上的,需要落实到点,需要将每一项具体事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各级单位制定统一安全施工细则,明确权益与责任,严格实施验收与追责,以点带面,形成一个安全体系,只有将责任细分化,实施逐级负责的责任模式,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施工正常、有序地开展。

3.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各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保证教育培训的投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是提升作业全员安全与应急意识,形成社会共识,增进各方协同的重要途径,是快速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有效方式。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参加相关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并考试合格,促进项目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确保安全生产管理质量,及时消除与处理现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避免各项事故的发生。施工作业前必须做好入场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保存相关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做到持证上岗。

3.3强化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管理

一是强化设计管理,细化审批环节的审核把关,必须按规定计足项目安全文明施工费用。二是加强安全文明施工费审批,监理、业主、建设单位逐级审核把关,按照工程现场投入计划和实际情况,单独拨付安全文明施工费。三是加强使用监管,监督施工企业及时向施工项目部拨付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费用,施工项目部应安排专人对安全装备设施进行登记管理,并建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设施领用发放台账和检查试验登记台账,确保专款专用。四是强化监理现场监管职责,发现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措施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将对施工、监理一并考核处理。

3.4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电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对电力施工人员的定时培训,提升电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①应该有针对性的对电力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普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违规操作,提升电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②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规操作进行排除。

4 结束语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必须加强对影响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我国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做好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技能,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保证电力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朱勇.电力建设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128.

[2]胡国平,程志刚,张玉娟.浅析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220.

[3]张峰.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9):65.

[4]张锐锋,卢飞.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