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机械专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技工院校机械专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王燕敏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224000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为我国社会输送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引进新的机械设备,更加需要专业的人才。目前来看,我国的高职教育中的机械制造专业主要是模仿其他普通高校的专业而设,所以也在不断追赶其他普通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在面对社会科学技术大变革的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要想取得发展与进步,必然要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就来探讨一下“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高效课堂”
  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内容是研究与机械制造相关的理论与技能,并且也在不断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都比较传统,没有及时更新,但是实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上升的。为了可以更大限度地促进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必然要取代传统的技术。为了能够让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改进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改革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1. 目前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多资历比较深的老教师,在面对新形势变化时,不能及时做出改变,或者是老教师的学习速度较慢。社会发展变化快,新的技术在不断更新出现,所以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的技能。有的教师则是存在责任心不强的状态,认为既然已经在学校任教了,那么就有了稳定的工作,就不会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缺乏了责任心与工作危机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并且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如果缺乏专业的新技能就会导致学生的水平下降。 
      2.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硬件设施不到位 
      每个高职院校的发展侧重专业各有不同,并不是所有院校都十分重视机械制造专业的发展,所以就会导致缺乏资金,从而无法及时更换设备的情况。机械制造专业中实操性很强的,比如:机械、电气、液压等控制设备的维修;工艺工装的设计等,这些都需要多加练习。有很多高职院校的硬件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在上实践课时就会缺乏很多新的技术操作,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学生的专业水平不高。硬件设施对于任何专业而言都十分关键,缺乏专业的设备,就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3.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 
      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学习基础是比较差的,大部分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所以在学习管理的时候也会比较困难。又加上,现如今很多大学生都比较沉迷于手机互联网等,上课的时候也会手机不离手,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很多学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上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与提升,创设特色教学 
      高职院校的实力提升来源主要是优秀的学生输出。要想提高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与水平,必然要提高各个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不仅为高职院校带来了荣誉,也提高了学校的层级水平,同时带来了经济效益。尤其是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学校的发展更是如此。任何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特色专业教学。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理念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创设特色的教学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必要。创设特色的教学需要了解社会需要与了解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扮演辅助的角色。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培养了很多专业的学生,但是优秀的毕业生仍然比较缺乏,社会相关企业仍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学生的专业水平高低与教学有着重要的联系。尽管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自主性比较强,但是更多的学生学习都是要依靠学校与老师的督促,所以改进教学模式对于学校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让他们以后迈入工作岗位时能够更加的适应工作,增加收入,也能够为机械制造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的局面。  

  3.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高效课堂模式探索策略 
      3.1 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机械制造专业对于实践操作要求比较高,學习了理论知识,如果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践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企业的练习与实习机会。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与相关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合同,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同时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为高职学校提供实习训练的岗位,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实践操作,也能够真实地感受与体验职场,有利于以后的正式工作。校企合作是很多院校采取的一种合作模式,通常情况下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3.2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素养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总体来看是比较低的,所以优秀的教师及其过硬的专业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讲至关重要。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问与困难,基本都需要找教师来解决,所以对于教师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更加需要良好的素养。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在学生中调查学生对于教师的满意度,这包括专业知识与教学专业素养,以此督促教师提升自身。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去参加培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教师群体中召开交流会,分享教学的经验。教师在不断提升知识水平与素养的同时,教学模式的改革就能进行的更加顺利。 
  3.3 改进课堂与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基础都比较差,所以学习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如今,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在课堂上也不离手,所以如果教师的授课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很差。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新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上台展示预习心得与体会。对于平时的表现,教师都可以进行记录作为平时成绩,最终计入期末成绩。又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较多地使用多媒体与计算机进行教学,把一些枯燥的内容用多媒体动画视频的形式为学生讲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改革是势在必行。为了能够让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社会中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至关重要。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从多方面进行改革,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可以掌握先进的技术。培养出更高素质更高水平的机械制造专业的人才,也是在保证国家的机械制造行业能够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面不断地努力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杜鹏,杨艺,席兴华.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湖北农机化,2020(01):92. 
  [2]车定新.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究[J].湖北农机化,2019(23):113. 



作者简介:王燕敏(1984年12月)女,汉,山东青州,本科,二级实习指导教师,机械工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