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刘佳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灵源佛留小学 713300

摘要:兴趣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的学习往往是非常积极的,对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专注度下降,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对此,要想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教师要利用好“兴趣”这一抓手,科学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办法

1小学生学习数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数学思维反应慢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当教师从一个知识点转向另一个知识点时,小学生的思维瞬间停顿,且其反应即刻停止,这便属于数学思维反应慢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降低他们的数学兴趣,还会造成他们的学习阴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大量的数学单位、公式和算术等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皆是从简单向复杂进行过渡,大多数小学生可能会在这个过渡点产生了数学思维反应缓慢的问题。 此外,小学生在离开了课堂之后,他们的生活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数学,当他们再次回到数学课堂后,仍然需要被动的回顾上一次的知识点,加上新知识点的双重学习,使得他们的心里感到非常的艰难,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1.2数学思维理解力低

在一般情况下,女孩子的数学思维理解力要比男孩子低。 对于一些数学思维理解力低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是死记硬背,这不利于他们在数学灵活运用方面的提高。 数学思维理解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生从小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理解力,才能有助于自身学习能力的成长。数学思维理解力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他们难以理解数学中的知识点时,很容易逃避这一难点,而数学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旦他们出现不理解的数学问题,那么后面会逐渐地累积更多的问题。 随着难点越来越多,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会慢慢地消失。

1.3数学逻辑性差

数学逻辑性既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有趣的知识点,小学生掌握了数学逻辑性,就能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所以,数学逻辑性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多小学生在面对数学时感到困惑、迷茫,这是因为他们数学逻辑性差的原因。小学数学的教学与数学逻辑性息息相关,然而数学逻辑性是一种抽象思维,小学生无法从实际中去学习与掌握,他们只能够通过数学知识点进行转化为自身的数学逻辑性。 这对小学生来说,它具有很大的难度。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科学合理的进行数学教学工作,通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的开展数学教学,树立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丰富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需要及时的帮助并指导学生,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需要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并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后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2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教学

传统的教学中多是黑板、粉笔、教学用尺三件套,课堂中自然是少了许多乐趣,而且还可能由于教师没有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工具无法形象地将概念传达给学生,学生又因为年龄小而无法理解复杂的概念,即使在教师眼里是那么的简单通俗易懂的道理,学生也难以理解。由此也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教师认为学生懂了,而学生却是一头雾水,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就使得学生学不懂数学,从而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多媒体教学既可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减少学生不理解知识的情况的发生。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不再是简单的加减,也不再是二十以内的算数,反而是多了许多难以理解的概念和五花八门的公式,这让本就枯燥的数字更加让学生反感。那么,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让科技走进学生,让学生利用科技来学习数学。新鲜富有科技感的教室,风趣幽默的教学视频,生动形象的教学工具,答疑解惑的教师,如此搭配不仅教师可以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新鲜有趣的知识,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乐趣。

2.3在练习课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

学生的数学练习效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反馈和体现,也是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和步骤。 数学的整体认知的形成、思维能力提升、知识积累和储备都和学生的数学练习和复习有很密切的联系。 老师在联系课程中要和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增加生活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灵活地运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提升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在练习课程中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有自己个性化独立性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以母亲的情怀去对待学生,孩子们犯了错误做了错事,我们都不能去打骂他们,要耐心地以理服人,使孩子们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该如何改正。针对孩子逆反心理较强、经常出现的叛逆行为,我们不能用强力去压制,要用宽容的态度以德服人,积极引导不当行为,与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般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温暖,愿意敞开心扉进行交流,从而对所学课程产生亲和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结束语:

综上,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应试教学的理念,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能够长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彩园. 点燃数学自主学习\"引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15):159.

[2]周丽群.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索与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探索与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15):203-203.

[3]游云. 灵动的课堂,趣味的教学——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好家长, 2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