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初探

李珍华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梅田镇梅田学校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教育界的改革拉开了帷幕,找到了前进的正确方向。而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数学,因为自身具有启蒙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在新课改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备受教育工作者重视,如何高效完成数学教学工作成为了他们致力于探究的话题,也是本文即将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教学困境

教育部门的重视,再加上教师工作者们的努力,学生自身的付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能否认的是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精力与时间投入不足;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全面接收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方法不当,学生学得没兴致,教师教得少激情等等,影响了数学教学正常进度,亟需改善。基于此,笔者发挥自身素养,针对问题探索改善途径,终有所获,具体如下所示: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致,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以理论讲解和习题训练为主,教师很少在意学生的学习兴致,只是一味的灌输,结果却是学习效率不高,白白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课堂由教师主导,教学氛围压抑,沉闷;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课堂上战战兢兢,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以生为本,设计符合学生口味的、理解水平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关注学生的心理,重燃学生学习的热火,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以生为本,设计了教学方案:以知识点为依托创作故事作为开场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降低了大家的理解难度;布置随堂作业并引进了小组合作互助模式,即让学生在讨论中回答问题,解答困惑等等,实施上述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致高昂,全神贯注,丝毫没有走神,是一次成功的教学经历。再如,学到《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大家播放了生动活泼的儿歌,不仅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还将僵化、呆板的数学文字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了教学任务之一,或者设计故事导入环节或者采用形象化的语言教学,亦或是设置小组探究活动、引进信息技术手段,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活跃了课堂氛围。

二、教师履行自身职责,全面施展个人魅力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已经“退居”到二线,成为了教学服务者,发挥引导者、监督者、维护着、组织者等职责,提供可以提供的一切服务,由此可知教师在课堂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施展着自己的魅力。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要明确自身地位,认识到自身价值并积极履行各种职责,为教育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学习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基础知识后,笔者设计了随堂小练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效,结果不尽如意,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有些学生会把异分母分数的分母直接加减;有的学生在进位、退位的过程中出现错误;还有的学生则是分母加减运算中忽视了括号内的部分要先计算这一概念。同学们暴露出的问题令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也促使笔者积极履行自身职责:指出学生的错误,发挥引导者的价值。当然,笔者也欣然的接受学生的失败,不过于苛责学生,无限热爱学生,展示师爱,遵守师德,提升了自身魅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识到自身价值和地位并积极履行引导者作用,接受了学生的失败与错误并指出大家问题所在,施展了自身的魅力,值得教师们学习借鉴。

三、引进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学生有着无限的潜力,也喜欢接受他人的称赞与鼓励,同时也要需要正确的引导,避免走向歧途,因此笔者引进了教学评价机制,目的是给予学生适当、公平、及时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发展的持续动力。

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内容时,随着时间的流逝,同学们有了不同的课堂表现:有的学生开始东张西望,窃窃私语,注意力已经分散;有的学生还在认真听讲,努力配合笔者的教学活动。针对同学们的不同表现,笔者引入了教学评价机制,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语言和物质上的奖励,激励学生不断前进;而对于那些自控力差的学生,笔者委婉地提出了批评,重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评价机制的作用下,教室又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孩子们重新踏上了学习之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同学们有着不同的课堂表现,于是引进了教学评价机制,依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综上,教好数学是笔者的本职工作,也是笔者终身事业,为此笔者研读了新课改大纲,教材文本,反思了教学活动,从而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发挥自身素养探索改善途径,如上所示,以期能教育教学事业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冬娟.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9(01).

[2]赵才.回归本真——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漫谈

[J].内蒙古教育.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