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金斯堡诗歌中的“ 疯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3

解读金斯堡诗歌中的“ 疯狂”

付云玥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云南省临沧市 677000

摘要:自“垮掉的一代”出现后,传统文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反叛、自由、疯狂和破坏性也成为其文学作品最鲜明的旗帜,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金斯堡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主张“别把疯狂藏起来”,这也成为其诗歌作品的最大特色,并且始终指引着诗人的创作。对于金斯堡诗歌中“疯狂”的解读,是研究其诗歌创作的基本途径。本文将从金斯堡及其诗歌特点的介绍入手,分析与高压政治、战争、艺术追求等之间的关系,从多个角度了解诗人在文学上的独特性,为研究诗人金斯堡及“垮掉的一代”文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斯堡;诗歌;“疯狂

在美国文学界中,“垮掉的一代”是“异类”,他们在常人看来是社会的破坏者,传统道德在他们面前不值一文。金斯堡被誉为“疯狂”诗人,其诗歌以大胆和疯狂著称,其代表作《卡迪什》和《嚎叫》将作者的诗歌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是给娜阿米·金斯堡和卡尔·所罗门的礼物。通过大力渲染“疯狂”,金斯堡展现了个人在诗歌中的艺术魅力,其语言风格也具有独特性,因此成为“垮掉的一代”中的佼佼者。金斯堡在著名的裸身朗诵中将其“疯狂”推向高峰。《嚎叫》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金斯堡的主要依据,诗人往往具有多面性,对于金斯堡诗歌中“疯狂”的解读,或许是认识诗人及其作品内涵的必经之路。金斯堡诗歌除了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外,其社会性特征更加鲜明,阐明了美国社会问题和“疯狂”之间的内在关系,其作品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

一、金斯堡及其诗歌特点

金斯堡似乎是一个为“疯狂”而诞生的人,他有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这可能对年少的金斯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小就已经担负起了照料母亲的责任。威廉·巴勒斯和杰克·凯鲁亚克等也是金斯堡在生活和文学上的好友,他们同样或多或少的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金斯堡个人也曾有过进入精神病院的经历,起因是为朋友窝藏赃物1】。在此期间,金斯堡与卡尔·所罗门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行为方式和诗歌创作上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其后续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金斯堡的“疯狂”并非毫无缘由,在其一生的经历当中都能看到“疯狂”的种子。人的行为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极大,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使年少的金斯堡能够近距离第一次接触“疯狂”,加上后来在精神病院中受到的影响,也使得金斯堡的“疯狂”逐渐显现,同时对于“疯狂”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个人经历是影响诗人创作特点的关键因素,也有人经常将金斯堡的特殊经历与其疯狂性联系在一起,在“心理现实”的作用下逐步打开了世界隐秘角落的大门。对于外界的感知,也会由于“疯狂”而变得更加敏锐,这也是决定其诗歌作品创造性的关键。

在诗人写给巴勒斯的诗歌当中,直白的阐述了他对文学的看法,那就是“别把疯狂藏起来”,他反对意象主义,厌恶毫无意义的比喻,他主张“疯狂”下的真实感,即便那是赤裸裸的真实。在表达方式上,金斯堡也十分反对模糊性与晦涩性,在描写生活场景时需要更加质朴,对于人和社会关系的阐述则也要毫无保留、毫无掩饰。对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冲破与脱离,则需要借助于内心的“疯狂”来实现。在“疯狂”面前,传统和世俗变得无足轻重。在金斯堡的诗歌作品中,“疯狂”的态度和内容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在“疯狂”当中实现了对社会束缚的挣脱与自我的不断突破,同时在行为上也成为一个赤裸裸的“狂人”。对于别人给他贴上的诸多标签,金斯堡也并不在意,诗歌中并不会顾忌吸毒、酗酒和同性恋等敏感话题,在作品当中呈现了一个完整而“疯狂”的自我。

二、“疯狂”与高压政治

高压政治是引起人的疯狂的主要原因,这是金斯堡在诗歌中的主要观点。“伟大而又普世性的洞察”即为对真相的洞察。金斯堡的母亲就是患有精神疾病,这是由于当时的高压政策所引起,使得这位共产主义信仰者逐渐失去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同时也对于美国当局心生厌恶。金斯堡坚决的认为,在疯狂的社会背景下,母亲才会在精神方面出现问题。对于共产党活动的揭露随着麦卡锡主义的到来而变得更加剧烈,左翼力量受到强烈的冲击2】。在恐慌、混乱的社会当中,人人处于危险当中,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充斥着怀疑和仇恨,非法传讯、非法监听和暗杀等使得人民的精神高度紧张。在高压政治当中,其母亲娜阿米的精神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对于上述情形的描写,在金斯堡代表长诗《卡迪什》当中完全可以清晰地看到,母亲所受的精神创伤是这个社会或者当局所造成的。在高压政策中带来了的恐惧伴随着娜阿米的一生,时刻幻想他人会对自己造成迫害。金斯堡以“别过来-杀手!走开!”等直白的诗句表达着对于母亲的同情、怜悯以及对当局政府的控诉。当然娜阿米只是当时社会广大人群的一个缩影,成了金斯堡笔下的典型代表,“恐惧”“死亡”“创伤”等词充斥着整篇诗作。在充满荒谬的世界当中,很多社会精英也逐渐处于“疯狂”的精神状态当中。“我看见我们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是《嚎叫》当中的开篇语,对于精英疯狂行为的描写也更加直白和赤裸,吸毒、狭小而脏乱的房间、吞火、梦幻和酒精等意象成为其诗歌中的标识。在《嚎叫》当中也用“火神”代指当局政府,指出当局政府在思想上的麻痹、精神上的猥琐懦弱,批判这个社会到处充满了金钱和欺骗。人们的生活完全被“火神”毁掉了,人民群众陷入到孤独当中,疯人院是他们最终的归宿。“疯狂”是《嚎叫》这部作品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大量让人毛骨悚然的意象,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揭露和控诉

3】

通过阅读《嚎叫》和《卡迪什》等作品,不禁令我们想到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很多充斥着阴暗的意象在本诗中十分常见,比如尸体、盲人和妓女等等,两者具有相同之处,但是在本质上也有明显的区别。波德莱尔一直是金斯堡十分喜欢的一位诗人,他认为在世界中丑是始终存在的,我们无法回避、无法逃脱,能做的就是勇敢的面对并且展示给大众。波德莱尔对于金斯堡美学思想的影响很大,在真实生活中充满的丑恶,全部被他写进诗作里面,并且在“地狱”和“恐惧”当中找到真的自我。政治目的是疯狂的一种诉求,旨在起到教育和煽动的效果,这是诗歌作品中“疯狂”的目的。此外,“疯狂”也是一种表达主题的方式,通过极具特色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在金斯堡的诗歌中,“疯狂”则兼具了上述两种特质。在诗歌中对主题进行阐述时,金斯堡也并没有遵循传统的文学规范,其句式结构、词汇和人物意象等也与众不同。在金斯堡作品中“疯狂”与美国社会之间的关联,则使得其社会价值得到彰显,认为死亡心理的产生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同时反映了人在现代化社会中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态。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当中,由于经济大萧条和二次大战等影响,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此社会背景下金斯堡的危机意识也逐渐产生。尤其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逐渐变得“机械化”,在机器的约束下人开始丧失自我,作为人的特质逐渐被掩盖,人们变得麻木且虚伪4】。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仇杀等屡见不鲜,对于金钱和利益的崇拜让诗人觉得恶心透顶。在创作《嚎叫》时,金斯堡就旨在将人的本质赤裸裸的呈现出来,这是对抗冰冷机器世界的武器,也是促使人民觉醒的强大力量。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人类自身却毫无察觉。

三、“疯狂”与战争

对于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是战争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这也与金斯堡诗歌中的“疯狂”密切相关。很多关于战争的意象在其作品中十分常见,对于研究其“疯狂”性也十分关键。比如在《卡迪什》中关于巴约讷准备了大量火车头、油气田、坦克等的描写以及在《嚎叫》中接娜阿米之口说出的“死亡”“法西斯”等,无不是对战争的控诉和斥责。关于美国好战的特点,在其代表作《嚎叫》中也写的十分直白且讽刺,秽物、火神、丑恶和孤独等字眼塑造了一个好战的火神形象。战争对于金斯堡的影响早在其大学时期就有体现,在日记中写了自己的恐慌和焦虑,金斯堡认为美国的社会问题由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等变得更加严重,社会的无序和混乱使得人民的精神状态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人们的病态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所以在金斯堡的诗歌当中,反战是一个永远不能回避的话题,这是基于对于人民群众痛苦社会混乱的观察与同情,代表作包括了《战争利益连祷文》、《梵高之耳的消亡》和《反越战和平动员》等5】。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核弹等,都成了促使金斯堡进行诗歌创作的主要因素,关注人在战争下的痛苦状态以及造成的长期持续影响。在诗歌中延续了其“疯狂”的特点,而且表述十分直白大胆,用“去你妈的,你那原子弹”等句子直接指责当局政府在战争当中的所作所为。艺术家往往就是活在想象力创造的世界当中,以远离这个糟糕的世界,艺术家和精神病的区别,则是能够找到来时的路。金斯堡的“疯狂”除了体现在反战诗歌当中外,其自身也投入到运动当中,通过发表演讲等方式唤醒人们的反战意识,但是换来的却是被当局的批捕,这并没有影响金斯堡在诗歌上的“疯狂”。

对于美国好战深层原因的剖析,也在金斯堡诗歌中得到体现。在富人强权体制下,军事、工业和政治已经成为不可分可的一个整体,这是美国好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二战期间,由于亚欧大陆是主战场,美国借此机会迅速发展起来,军火势力的不断壮大,也逐渐引发了美国的好战情绪。军火制造渗透在社会各领域当中,包括了电报电话公司、通用动力和波音公司等等。政府与军火商之间的牵扯关系,使得武器方案政策逐渐倾斜,战争利益集团在政府官员、资本家、军队和军火商的推动下逐渐形成,金钱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对象。发战争财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主流,在《战争利益连祷文》当中,诗人则对这种利益至上的好战行为进行了批判,认为是战争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人们处于战争的水深火热当中6】。金斯堡的社会责任感在诗歌中的体现非常明显,同时其创作动机也是为了能够对民众进行唤醒,对读者的意识进行改变。尤其是对于在战争中成长的一代人看来,正是金斯堡的“疯狂”才使得其作品彰显伟大的艺术魅力,让人读来有一种强烈的时代认同感。在“垮掉的一代”当中,金斯堡也以其“疯狂”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四、“疯狂”与艺术追求

对于“疯狂”的思考,源自于金斯堡独特的个人经历,自己在行为和思想上与他人的差异性,会被人当成疯子送进精神病医院。而对于“精神正常”金斯堡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这是社会传统道德规范的产物,人们按照既定的协议来行动,当有人违背这个共同约定的协议时,那么就会被认为是“疯狂”的。在自我以及社会的约束下,人渐渐地失去了自我,不知道生来为何,这也是人类产生恐惧、道德混乱和迟钝的主要原因。对于社会传统道德约束的挣脱,即为“疯狂”,这是一种高度自由的人生状态,同时也是诗人创作的灵感源泉

7】。因此,金斯堡在《卡迪什》中将自己的母亲与给予其创作灵感的诗神缪斯相对比,能够看到在“疯狂”状态下的种种细节,感受到常人难以感受的神秘生命。“疯狂”是“垮掉的一代”作家的精神信仰,也是人突破自我、寻求自由的一种境界,同时跳出了世界本来的圈子,能够以“上帝视角”观察人类与社会。T.S.艾略特对于诗学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发表《传统与个人才能》后,对于诗人个人情感与诗歌关系做了阐述,认为只有在欧洲文学的统一感受中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十分不屑。而在象征结构的构建中以需要以理智为核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浪漫主义风靡而造成的诗坛不良风气起到的抑制作用8】。对于个人情感的否定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较大的局限性,其“消灭个性”的创作思想也受到部分学者的批评。尤其是在其诗歌当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在阅读时存在较大的难度。

T.S.艾略特对于金斯堡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创作之初往往会模仿其晦涩难懂的语言形式,但是后来诗人也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的诗歌缺乏情感内涵,根本是为了写诗而写诗,到处充满了象征性,陷入到一种个人经验当中。于是,金斯堡逐渐从这种诗风当中摆脱出来,并寻求一种符合自身思想特点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金斯堡对威廉斯和惠特曼的作品着迷,在他们的诗歌中发现了自我。尤其是威廉斯在诗歌创作中十分崇尚自由性,认为这是诗人的天性,没有自由那么就没有诗歌。因此,金斯堡正式从艾略特的影响中走出来,投入到威廉斯的创作思想当中,在诗歌中展现出自己“疯狂”的一面,寻求真实情感的抒发和表达9】。在旧金山朗诵其伟大作品《嚎叫》后,在美国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诗歌当中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以长诗行痛快的表达出来,是对艾略特“非个性化”的一种回应,其张扬的个性引起世人的关注。在诗歌中不乏同性恋、吸毒和暴力等内容,是对反传统年轻人的真实描写,因此其“疯狂”中也具有明显的世俗性。尤其是大量口语的应用,使得其作品的张力得到增强,将“疯狂”推向了顶峰10】。象征主义的精细、朦胧、晦涩和神秘等在他的诗歌面前变得不堪一击,是对当时主流诗学理论的回应。反权威的风潮也变得更加热烈,很多年轻人受到金斯堡《嚎叫》的影响也纷纷加入到“垮掉派”运动当中,也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活力。

结语

正是由于金斯堡的“疯狂”,才使得其诗歌充满自由与反叛精神,唤醒了人们的自由意识,引导人们对自我进行重新审视。对于这个世界和社会,金斯堡以独特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记录,在表达中异于常人,“疯狂”是其宣泄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疯狂”的状态当中,诗人看到了真正的自我,被长久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对于认识边界的拓展也得益于诗人的“疯狂”,因此在诗歌创作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对于社会中阴暗面的揭露十分大胆和直接。

参考文献

[1]焦优平,张跃军.强力的颠覆:金斯堡与哈斯母亲诗歌的影响诗学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01):95-100.

[2]郑燕虹.金斯堡诗歌中的“疯狂”[J].外国文学评论,2018(03):227-238.

[3]李嘉娜.《嚎叫》之后金斯堡的创作倾向[J].诗探索,2017(05):188-198.

[4]任媛.超越情怀与诗意建构的结合——从与金斯堡的比较看塞林格对“纯正的禅”的捍卫[J].中国文学研究,2017(03):124-128.

[5]鲜于静.诗人作为“代表性人物”的思想传承——论爱默生诗学对金斯堡诗歌创作的影响[J].外国语文,2017,33(03):20-25.

[6]黄守岗. “达摩狮”的嚎叫:艾伦·金斯堡诗歌中的后现代元素[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7]黄守岗.金斯堡与现代主义[J].外国语文研究,2016,2(03):38-48.

[8]欧思宏.金斯堡《嚎叫》:惠特曼式环境诗与形式的政治[J].海外英语,2016(07):148-150.

[9]陈新儒.焦虑下的书写——金斯堡《加州超市》意象涵义新探[J].名作欣赏,2014(27):25-27+139.

[10]孙桂荣.金斯堡《嚎叫》的“垮掉”性与反叛性解析[J].语文建设,2013(3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