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的思路与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关于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的思路与方法研究

陈琳

江苏省 苏州科技学院

摘要: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根据病因不同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的证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消化型溃疡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实施综合的治疗,才能保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98823

一、引言

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极为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其实施有效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失衡造成的,这和中医学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也具有一致性。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思路、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提供依据。

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分析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病机均较为复杂,如对其没有清楚的认识就就会使治疗适得其反。因此,要多角度、多侧面的对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进行研究,才能更好的开展中医治疗工作。

(1)从病证角度看。近年来,溃疡病主要表现出虚实夹杂及寒热错杂的复杂症状,而单纯的某一证型则比较少见,毒、虚、实和淤错杂及虚实相间证型较为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精神压力、饮食结构及营养状况的转变,疾病谱的不断改变,人们发生正虚溃疡病的几率大大下降,但出现痰浊、湿热、瘀滞以及气郁的几率却不断增加。这表明因虚导致的溃疡病的发生率正逐渐降低。

(2)从脏腑的病理变化角度看。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只有脾胃功能受损才会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肝肾肺功能的失调也会大大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几率。由于肝主疏泄之功,可助脾胃的运化,如果肝散失疏泄的功能,脾胃的运化功能就会大幅度降低,导致气机阻滞现象的出现,最终引发肝气犯胃。肺总管诸气,肺气居高不下就会使诸气不调,引发肝胃之气不和现象。此外,倘若出现肾阴亏虚的情况,就会导致肝的柔和之性散失,使得肝气横逆,最终造成犯胃、火不暖土及肾阳不足症状的出现,因此脾肾阳虚也是一种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病机。

三、有效辨别消化性溃疡的证型

3.1 胃阴虚和脾阴虚证型

在临床中医中,脾阴虚的消化性溃疡证型通常是由于劳倦过度、久病虚损及饮食不足,或者邪热内陷致津液消灼造成的, 主要是由于营气缺乏、津液不足以及水谷难化,难以较好的敷布营润患者机体周身所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少腹胀、毛发憔悴、形体消瘦、不思饮食、脉虚细数、体无膏泽以及唇红或绛等,治疗的时候可采用补脾滋阴的方法,妇科洗主要有莲肉、怀山药、薏苡仁以及白扁豆等。在使用甘凉、质地濡润及甘平的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时,要遵循补而不燥的原则,如果患者表现出大便秘结、舌苔干裂、嘈杂易饥、舌质红及脉细的症状,那么在治疗的过程中就应采用生津止渴及养阴润胃的方法,药方只要是加减益胃汤,药物可以是麦冬、沙参或者石斛等。胃阴虚消化性溃疡和脾阴虚消化性溃疡的区别主要是运纳和升降的不同,胃阴主管腐熟水谷及濡润食物,因此胃阴虚消化性溃疡主要表现出饥不欲食、消谷善饥、干呕呃逆或者胃脘灼热、口渴欲饮等临床症状。脾阴虚消化性溃疡则是因脾气不升或者脾失运化引起,主要表现出唇红燥裂、皮肤干燥、腹胀纳呆及肌肉消瘦的临床症状。

3.2 脾气虚和胃气虚证型

消化性溃疡主要有脾气虚和胃气虚两种证型。通常情况下, 脾主运化,而胃则主受纳,脾气虚弱会导致运化不健,胃气虚弱就会引起受纳障碍。脾气虚弱会导致浊者不降、运化失司及清者不升,致使患者出现脘腹胀满、四肢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薄、饮食不化、脉虚缓及倦怠嗜卧的症状,治疗时应采用健脾益气的方法方可采用四君子汤。胃气虚弱则通常表现出不

思饮食、大便完谷、胃脘痞闷、舌淡苔少及嗳气反逆等症状, 可采用小半夏汤实施加减治疗,胃气虚弱如持续发展就会出现胃气虚寒,这时可采用吴茱萸汤为主方进行胃气虚寒的治疗, 药物可采用炙甘草、黄芪、干姜、半夏及人参等。

四、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综合治疗

    1. 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有机结合

在中医临床证候学中,消化性溃疡的表现有气滞血瘀、气滞血瘀、肝胃郁热以及肝胃不和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时候要不断的归纳病机,进行整体辩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详细病情采取理气活血、调肝清胃以及疏肝和胃的方法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胃镜检查与病理组织检查的广泛应用,在对消化性溃疡实施整体辩证论治的同时,也要对消化性溃疡局部治疗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临床应用外用类的妇科洗内服(如田七粉、锡类散以及赛胃安等)来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就是最好的证明,该种治疗方法不仅具有较好的生新肌、敛溃疡及其护胃膜等作用,还能有效修复胃黏膜、加快溃疡愈合的速度。因此, 要将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有机结合起来治疗消化性溃疡,才能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质量,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几率。

    1. 辨证施治和辨清分期有机结合

消化性溃疡一般分为活动、愈合及疤痕三个阶段,在活动阶段,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应以辨病治疗为主,而愈合阶段和疤痕阶段则要以辨证治疗为主。消化性溃疡的症状较为多样,且容易出现各种证型相互兼夹和交错的情况,其中根本是脾胃虚弱,关键是脾胃虚弱,标象主要是寒热虚实,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时候应遵循温络活血、清热化瘀及健脾益气的原则,药方可选择自拟消化性溃疡,药物可由乌贼骨、党参、蒲公英及川黄连组成,以取得调节整体、健脾益气及清热化瘀的功效。愈合阶段及疤痕阶段是消化性溃疡恢复的阶段,应关注脏腑辨证治疗,并将温中健脾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应选用炙甘草、茯苓、黄芪、桂枝及白术等,以减轻胃黏膜的损伤,增加患者胃黏膜的血流,促进患者溃疡的愈合。针对肝胃不和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则应采用佛手、枳壳、柴胡、香附及陈皮进行组合治疗,以取得气机调畅、胃气自安及肝气条达的功效咋;针对脾肾阳虚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时应选择温补脾肾的方法, 并选用附子、白术、肉桂及干姜作为治疗药物,以取得脾胃健运以及补火暖土的功效;针对气郁化火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时应以理气疏肝和清降肺气为主,选用台乌药和百合作为主要治疗药物,以取得气行痛止、肺气肃降和诸气皆调的功效。此外,在进行脏腑辨证施药的过程中,要对脾胃特点给予综合、有效的考虑,同时合理选用具有抗菌护膜及抑酸解痉作用的妇科洗加入到配方之中,将辨病和辩证充分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消化性溃疡的目的。

五、总结语

总而言之,相关医务人员要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有全面的了解,掌握消化性溃疡的证型,并以此为根据,对消化性溃疡实施综合、全面的治疗,才能保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马良忠.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的思路与方法分析[J]. 医药前沿,2015,5(27):319-320.

[2]李家林,孔德岩,李坤.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的思路与方法[J]

5f85439715994_html_7ae37c328b92625d.gif5f85439715994_html_e222e10ea38d0375.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