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0
/ 2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

徐安龙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龙泉中学 云南省昭通市 657106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说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3)简要说出“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并利用 “板块运动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提供陆地变海洋、海洋变陆地的实例说明海陆变迁,开阔学生视野。

(2)观察、分析 3—2—1图、3—2—3图、3—2—4图,思考海陆变迁的事实依据,并试着解释原因。

(3)读3—2—5图、 3—2—7图, 七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 ,观察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

的关系。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学习沧海桑田,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形成科学世界观。

( 2)通过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学习科学家的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

( 3)通过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和基本观点,激发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养成科学态度。

二、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的关系。

三、难点: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式】启发式、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具准备】教科书 、电子白板、课件。

  1.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乡土地理结合,播放《大爱803》地震短片,用鲁甸“803”地震相关图片展示地震带来的危害。

二)、803地震在什么地震带上,803地震在什么地震带上,介绍世界有两大地震带?(资料)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图片展示)

三)、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板块的运动,板块的运动导致海陆的变迁。是因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四)、看3—2—2图,展示2亿年前,原始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五)、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你能指图说出吗?(学生看图,复习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沧海桑田: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其实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

板书课题

一、提出读图要求,电子白板上展示相关图,指明学生思考的方向。

你知道还有哪些海陆变迁的例子?

读图的结论:1、海洋变陆地;2、陆地变海洋;3、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海洋变陆地,课件,板书,提出读图要求。

要求学生按要求读图,尝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来解释地理现象的原因并用语言表达,举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料和教材中的图文资料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要求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二、从世界地图上获得启示:提出阅读学习的要求: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1.魏格纳

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说

读阅读材料,认识魏格纳和他的大陆漂移说,概括说出获得的启示。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初步形成求真的科学态度

2.大陆漂移说

用撕开的报纸演示拼合的猜想,课件展示动画: 大陆漂移的过程,归纳 : 古地磁学、深海探测和大量精密测量等研究结果,有力的证实了——大陆确实在漂移

对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拼合展开想象,结合教材中的活动题理解大陆漂移说,通过报纸演示、动画演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探讨题:

1. 南极大陆发现了煤层

指导学生读图结合大陆漂移说来探讨,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 卫星探测,大西洋在逐渐变宽。

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1. 板块的运动

读图读课本图3—2—5,3—2—7图,说出七大板块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提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读图、阅读教材内容,逐步解决问题,巡视督导,关注学困生。指导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组织探讨活动: 课件提供相关资料 参与探讨,给予鼓励 重点指导中下等生进行分析。

1.地球岩石圈是由七大板块组成;

2.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5.地中海地带的变化

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白板上展示习题 评价鼓励 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让学生应用板块运动的两种形式(板块张裂和板块挤压)及这两种运动产生的结果。试着分析裂谷带、山系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尝试用板块构造的观点,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途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充分利用课件资源、教材、资源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养成科学态度。

请大家回顾今天的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结: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比如煮熟的鸡蛋(煮鸡蛋前蛋壳有裂痕)观察煮熟的鸡蛋发生了什么变化?

蛋壳不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这就好比板块内部比较稳定;鸡蛋上的裂缝就好比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鸡蛋里的蛋清就如同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那些裂缝上涌出的一小堆一小堆的蛋清不正如同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座座火山吗?

学以致用:

1.读课本图3—2—5,完成下列问题:

(1)全球大致分为几大板块,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及大致范围。

(2)看看七大板块中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它被哪些板块包围着。

(3)根据自己的活动总结板块发生挤压时地表会发生什么现象?

(4)大胆预言:红海和东非大裂谷将来会怎样?并说明你预言的理由。

(5)地中海将来会怎样?原因是什么?

(6)喜马拉雅山是怎么形成的?

(7)为什么英国地震很少?

(8)为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板书: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一、沧海桑田:1. 地壳的变动;2. 海面的升降;3. 人类的活动;其他的原因

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魏格纳——大陆漂移说

三、 板块运动

七大板块与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海陆变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