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教学语言三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1

善用教学语言三原则

边燕

云南省宣威市双龙 街道第二小学,云南 宣威, 655400

摘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学语言的使用。纵观中国源远流长的教育史,我们可以看出: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之间发生的教育、学习活动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取得成功时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遇到挫折时,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哪怕是那些调皮的孩子,他们内心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面对着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面对一位位希望享有老师平等关注的学生,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到全面关心、平等爱护他们?我们教师如何与学生和谐相处?这时,我们教学语言的恰当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言;师生;关系;和谐;

人类语言的出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社会发展。在教育教学中语言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只要运用好了教学语言,不但可以更高效地传授知识,促进教育教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外的理解、关怀和帮助等等情感因素。教学中不当语言的使用不但无益于教学,还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永久的伤害。正所谓:“好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身为教师,我们只要恰当地运用好教学语言就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恰当的教学语言将会成为促进师生和谐关系的催化剂。

一、教学语言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人与人是存在差异的。谁可以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石头?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他们年龄虽然相似,但家庭情况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存在很大差异性。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差异的存在是一种很正常的普遍现象,正因为有了差异,我们眼里的世界才丰富多彩。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尊重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和他们沟通。例如,我校有一位任美术的老师,一次,他们班上有位小朋友的作业上全部涂满了横条和竖条。为了能尽量地尊重这个孩子,她在班上介绍孩子们的美术作业时微笑着说:“同学们,大家看这幅美术作品,这位小朋友真是很有耐心,老师数过,他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一共用了26中颜色,而且涂得很整齐。我们要学习他做事的耐心。”这位美术老师他并没有批评学生的美术作品单调没有创意,而是用细心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运用尊重的教学语言鼓励学生发扬长处。

尊重是教育智慧,更是教育艺术。以尊重为前提的教学语言会在无声无息中促进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语言要以激励为主

在学生遇到挫折裹足不前时,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许就可以让他重新扬帆起航。在我们的班集体中难免有一些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或许他们已经非常努力,但进步还是很慢。这样的学生我们更要呵护他的自尊心,千万千万不要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慢,但总在进步啊,我们要抓住他们的进步激励他们。同时,还要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抓住其闪光点来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我在教学中就常对学生说:“我们一只手有五根手指,他们都不一样长,但离了哪一根都不行” ,“白杨树长得快可以很快成才,香樟、银杏树长得很慢却也是很珍贵的木材。”

在教学中我们对学生多说激励的话,可以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欲望,可以照亮学生力求上进的心灵,甚至可以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创造出奇迹。

三、教学语言要以宽容为核心

先贤孔子《论语》的思想里首先讲的就是“容”。祖先的智慧沿用至今,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让“容”的思想继续发挥他神奇的作用,我们的教学语言要以宽容为核心。

比如,老师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顽皮捣蛋的学生,有的老师使用了挖苦、讽刺、辱骂学生的语言,导致有些学生出现了辍学,有的离家出走。不当的教学语言给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伤害。其实,我们的语言是可以宽容的。例如,有一位拖拖拉拉的男生,我和他沟通了几次后都不见起色。通过观察了解,原来他每天在回家吃饭的路上贪玩,每次都等到快上课了才假装着急的样子跑进教室。于是,我提前进教室等他小跑着来上学。等他一进教室,不少同学就幸灾乐祸地准备好要看看老师如何批评他。可是,我不批评他,我让他站到我身边,我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他对待学习是很积极的,现在离上课还有几分钟,他为了赶着来教室做作业,跑着来上学,现在额头上都还挂着汗珠呢。如果明天,他再提前一点时间,我相信他一定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大家微笑着看着他,他面带愧疚地点了点头。后来,他拖拖拉拉的习惯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总之,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重要,恰当的教学语言可以促进尊重,增进理解。让我们用饱含尊重、激励和宽容的教学语言带给教育教学活动更多快乐,让我们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去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