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呼吸静脉麻醉与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自主呼吸静脉麻醉与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

于发强

黑龙江农垦总局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摘要】 目的 分析在纵隔肿瘤的胸腔镜治疗中,应用自主呼吸静脉麻醉与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收支的纵隔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方式下进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观察组则应用自主呼吸静脉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纵隔肿瘤的胸腔镜治疗中应用自主呼吸静脉麻醉,能减少麻醉插管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自主呼吸静脉麻醉;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

纵隔肿瘤中大多数都为良性肿瘤,通常肿瘤的包膜完整,且能与周围正常组织清楚划分。目前临床治疗纵隔肿瘤的方式多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方式为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胸腔镜治疗,过去常采用的三孔胸腔镜手术[1]。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胸腔镜手术进一步发展,逐渐由三孔胸腔镜转变为两孔甚至为单孔[2]。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临床治疗要求也进一步增加,要求进一步减少手术的创伤,精简麻醉,以促进患者复苏。本研究就纵隔肿瘤的胸腔镜手术中应用自主呼吸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收支的纵隔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为26~61岁,平均年龄为(51.46±10.51)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21例,年龄为25~60岁,平均年龄为(50.79±10.47)岁。所有收治的患者均符合《现代实用诊疗学:肿瘤分册》[3]中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无精神疾病者,能进行良好沟通,言语意识清晰;②对本次研究知情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①处于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者;②存在相关手术禁忌症者;③肝、肾等脏器功能出现严重衰竭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静脉麻醉,给予患者2.0~3.5μg/mL的丙泊酚以及0.1μg/mL的舒芬太尼,放置入喉罩中,将呼吸回路接通。使前纵隔患者采取半侧卧位于手术台上,选取患者的第6肋作1长度在1cm左右的切口作为手术观察孔,选取腋前线第3以及5肋中线作一长度为2cm左右的切口作为手术的操作孔。后纵隔肿瘤的观察组选取腋中线第7肋间,观察孔选取腋后线第8肋间以及第5肋间。在切皮前给予患者0.05~0.08μg·kg-1·min-1瑞芬太尼、1.5~2.0μg/mL丙泊酚及0.5~1.0μg·kg-1·h-1美托咪定维持麻醉,同时给予患者浓度为1.00%的利多卡因将麻醉切口浸润后,在进入胸腔后,用手辅助患者呼吸,诱导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促进患侧肺萎陷,之后再将胸腔镜放入后,对胸腔进行探查,切除纵隔肿瘤。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麻醉方式与观察组相同。在手术完成后,给将1根胸腔闭式引流管安置入观察孔中,在完成手术后的24h内对肌力进行检测,完成手术的24h后进行疼痛评分,给予患者CT胸部复查,在观察到患者的胸腔无明显积气、积液存在后,将胸管拔除。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拔管时间、麻醉插管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肌力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n,5f696ff239cd6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麻醉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术后24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n5f696ff239cd6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后拔管时间

麻醉插管时间

住院时间

术后24h疼痛评分

肌术后24h力评分

观察组

40

83.15±12.82

3.02±0.73

17.82±3.41

4.12±1.06

4.71±1.26

39.42±2.62

对照组

40

99.25±16.82

3.49±0.89

29.72±9.21

5.97±1.31

5.86±1.32

31.58±1.41

t

-

4.811

2.582

7.663

6.943

3.986

16.665

p

-

0.000

0.012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临床上,纵隔肿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胸外科疾病。大多数纵隔肿瘤患者都属于良性病变[4]。神经源性肿瘤、纵隔囊肿、畸胎瘤以及胸腺瘤等是纵隔肿瘤中的常见肿瘤类型,大多数患者的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多为体检时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肿瘤体积的增大,以及肿瘤的发生部位不同,患者会出现相应的症状[5]。若患者为前上纵膈肿瘤,疾病的发生可能造成患者出现神经压迫及血管压迫等问题,易引发上腔静脉综合征以及holler综合征等,而胸腺瘤的发生可能造成患者出现重症肌无力,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而早期的对症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在纵隔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随着临床麻醉技术的进步,胸外科手术中,自主呼吸静脉麻醉的应用愈发广泛。尤其适用于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的手术[6]。在过去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中,插管难度较大,且双腔气管插管可能受患者体位改变而发生移位,易造成患者出现肺萎陷不良的情况,同时可对患者的呼吸道及咽喉部位造成较大的损伤,采取该种方式的患者术后易发生咽喉不适、疼痛等症状。而在自主呼吸下,只需将麻醉药物通过喉罩放置入患者气道开口位置,避免了双腔气管插管对患者咽喉部造成损伤的问题。且通过自主呼吸静脉麻醉,不需要给予患者肌松药,患者术后肌力恢复更快,且苏醒时间也更快。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麻醉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以及术后24h疼痛肌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胸腔镜切除纵隔肿瘤的治疗中采用自主呼吸静脉麻醉,能加快患者的术后苏醒,且具有较高的麻醉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琳, 尚国臣, 陈丽娜,等. 气管插管与非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在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中的对比分析[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9, 27(05):18-23.

[2]钟婉妹, 叶泽明, 黄美清,等. 艾司洛尔静注复合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世界复合医学, 2019, 5(01):88-90.

[3]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 现代实用诊疗学:肿瘤分册[M]// 现代实用诊疗学:肿瘤分册.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4]胡志强.硬膜外麻醉复合气管插管静吸全麻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疼痛和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5):130-131.

[5]赵冬石,白净,刘铁军等.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内分流及氧合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9,48(13):2230-2233.

[6]王敏.喉罩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与气管插管全麻在小儿肱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0):1404-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