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情景中生成知识,在知识应用中解决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在问题情景中生成知识,在知识应用中解决问题

冯周付

(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 贵州 遵义 564507)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全新教育理念的融入,对于学生知识学习效果提升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所以本文也以高中阶段数学课堂为例,重点分析问题情景的创设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策略,希望能够通过良好问题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深入地对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在提高其分析能力的同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问题情景;知识生成与应用;高中;数学

前言:进入高中之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不断增加,这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望而生畏,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也很容易遇到瓶颈。如果教师不能够找到有效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则会阻碍学生后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所以本文结合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情景创设方法,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希望能够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进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以便于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信心,提高其学习的效果和能力,进而打造高质量的课堂,促进学生后期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一、预习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预习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比较关注的一项内容。但是在实际完成这项工作时,其整体的效果却并不圆满。主要就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够时常加以督促,那么预习这项内容则形同虚设。所以教师还需要在高中阶段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预习所起到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自主预习的平台。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之中,很多学生缺少预习的意识,即便是教师给予了指挥,也只是完成书面的作业预习形同虚设,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创设的情景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对数学的问题进行探究解决,从而学会对知识进行应用,为下一堂课做保障。例如:在学习《余弦定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预习的能力,教师就可以采用问题预习的方法。

如:(1)同学们请回忆正弦定理及其证明方法。

(2)已知:在△ABC中,如果∠C是直角,则有 c2=a2+b2;但如果∠C不是直角,c、a、b之间会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3)余弦定理:

(4)余弦定理的推论:

(5)结合教材,尝试说一说我们可以借助余弦定理解决哪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6)如何证明余弦定理?

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前,结合自己所能够查找到的资料,对这些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决。这样的情景可以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避免盲目性预习,也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以更短的时间,抓住更关键的知识内容。

二、探究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高中数学课堂上对于最新知识点的探究学习和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这堂课所涉及到的重难点知识内容,所以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主要的方式。但是在很多以往的课堂中能够看出,例如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简单的讲解式加题海战术的形式,反复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记忆这些内容,再加上大量的重复训练予以巩固。这样的方法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疲劳之感。为了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节省课堂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问题情景创设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对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疑问,并且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情景下解决问题、交流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中的“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时,学生在预习之后,对二项分布的公式往往存在理解不到位的问题,这时我们可以在教学独立重复试验概念之后,先给出如下问题:

引例 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8,假设各次射击互不影响,求这名射手在 10 次射击中:

(1)前4 次都击中目标且其他各次均未击中目标的概率;

(2)恰好4次击中目标并且是连续击中的概率;

(3)恰好4次击中目标的概率。(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以上三个小问层层递进,通过三个问题的依次解决,学生对二项分布的公式便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理解,然后再将此问题推广到一般情形,学生就能够比较轻松而且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二项分布的公式这个知识点了。在之后我们再给出一些不同背景下的问题供学生练习,在学生深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就能够学会对知识的有效应用和灵活应用。在上面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来生成知识,然后在应用知识中去解决问题,避免了知识的简单重复,让知识生成得自然而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水平。

三、应用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学以致用一直以来都是教学工作所想要达到最终目的,也是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超高应用价值体现。但是,目前很多高中学生对于知识应用的能力并不高,所以教师需要利用问题的背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会对知识进行应用。

结论: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课堂上所能够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教材中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最终考试所取得的成绩,整个教学的目标也是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准,那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全新教育理念所提出的要求,也影响了学生后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本文结合以上的内容,提出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在课堂中的具体融入策略,希望能够通过良好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跟随着教师的脚步,更深刻的理解知识,更灵活的掌握技巧,更实在的提高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的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秀南.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实践[J].科技风,2020(1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