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投资控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7
/ 2

基于现代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投资控制探析

李鹏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只中原则尚不明确,具体的细化规则也不健全,这些都导致了建筑施工成本的增加,致使投资控制问题不断地突出,成为了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从基于现代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出发,对投资控制中储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投资规划等进行了探析,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微薄的帮助。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投资控制;工程造价

基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主要是指项目单位根据建筑合同,对工程项目提前实施勘测、设计,对建筑材料进行采购以及推进具体项目的实施等等全过程性的施工项目,其中包含了阶段性的承包工程,可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工期、造价以及安全等问题进行全方面地掌控与负责,对控制好项目的施工成本,提高项目的施工效果,保证项目投资控制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基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发包模式

由于工程项目前期的完成阶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发包模式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初期设计后的发包。从项目设计方案制定到后期的深度设计,初步设计的文件和概算取得相应的批准,业主单位进行初步设计方案的提供,之后进行发包。其次,方案完成后进发包。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达到了方案的设计深度之后,并且方案的设计深度也取得了资料的审查,业主单位提供方案设计并进行发包。最后,可行性报告完成之后的发包。施工项目如果对建筑的周期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还无法满足设计方案在深度方面的要求,需要进行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发包,并且在发包时要对投标单位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明确。

  1. 基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投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 没有明确实施流程和具体的操作细节

关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国家相关部门是有具体的文件要求的,而且文件当中也提出了原则性和方向性的建议。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实际性的操作指导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后,也没有正规且全面的细节对此进行规范,导致最终的实施结果并不理想。从当前国内各地在此方面的实践探索中可以看出,建设主管部门和业界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如何承包,与传统承包模式的区别等方面还没有达到共识,这也成为了工程项目投资实践当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1. 工程计量和计价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过去,施工图纸以及工程量的配套定额是以工程合同计量计价为基础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确定的是施工图纸,工程量以及参与工程的人力资源、材料、机械设备等的单价也是可以确定的,合同价款的确定依据相对来讲比较充足,参照物较为明确,计算规则也相对清晰,争议较少。但是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模式,项目的建设内容、规模、功能、技术、工艺材料指标等等都属于项目投标报价的依据性内容,在项目竣工接受之后其功能能否顺利地实现、合同约定的目的能否顺利地达成都是考察的主要对象,项目的计量与计价的基础性地位逐渐地丧失,不再是施工图和工程量的清单。所以说,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使得传统的工程计量和计价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1. 对于工程风险的划分缺乏全面性

工程总承包项目模式下,计量与计价工作的开展是以项目的建设范围、内容、功能需求以及技术标准和材料指标等为基础的,并且适用于国内的设计标准。当前国内的装配式建设正处于初期的起步阶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个性化空间,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功能以及多种的工艺的选择。一个工程项目当中所涉及的构件有很多,工程的风险也就相对较多,所以想要做到面面俱到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当前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专业化程度有待考究,资格水平参差不齐。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方在对项目的各项要求方面也没有做到事无巨细,疏漏问题经常发生,风险描述的范围也没有界定清楚,十分容易造成中标人和招标人的需求不一致,进而出现各部门推卸责任,互相扯皮的现象,影响到项目投资的效果。

  1. 基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投资控制的建设分析

  1. 对计量计价模式进行明确

基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计量计价模式主要分为三种:首先是包干模式。在项目招标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招标人需要根据自己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报价,在招标后报出的价格就是合同价的包干。在中标结束后,设计方案发生了调整,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应该由中标人承担,但是包干价不发生改变,多出来的部分则作为优化工作方面的一种奖励。在此种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方案的调整致使费用出现增加或者减少的现象,风险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招标人与中标人也会因此对风险的范围进行一定的补充。其次,具有上线的预算与结算审核模式。在项目招标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详细功能进行要求,对价款的上限进行明确。投标人根据自身的设计编制出报价,中标的价格只是暂定价。中标的方案在经过调整之后送到业主处进行审批,中标单位则需要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预算的编制,预算在经过财经评审后进行明确才可以作为合同价。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工程项目变更,现场签证等等都需要列入到结算当中去,而最终的结算金额则要以评定的结果为准。最后,采取实做实收结合下浮率的报价模式。如果项目的前期做的不够充分,项目的方案也不明确,项目中标时就可以利用对方案的比对以及下浮率的综合考虑等确定最终的中标方案。但是此种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承包人在做大投资方面还是存在很大风险的,招标人对于工程的造价也不容易管控,更加适合应用在需要紧急实施的项目当中。

  1. 对投资控制的操作流行进行明确

投资控制流行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内容一致,制定出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投资控制流程,能够对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进行科学地引导,对提升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投资效率和施工建设质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对国内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实践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流程设计应该与传统的工程项目预算和结算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而政府则可以介入进来对施工图的预算评审和结算评审进行干预。而根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模式的要求,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这样更有利于双方在项目实施之前就对施工图进行明确。

  1. 从“四个”方面入手,严格竣工结算

一是“有无”的审核。在竣工阶段环节需要根据施工图、竣工图以及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在总承包价的范围之内实际上没有发生的项目,结算时需要将其扣除。属于合同范围固定总价包干部分的不另外加费用,反之则需要另加费用。二是“差异”的审核。结合总包合同在调价方面的差异性规定,对项目进行差异性的审核。三是“变更及风险”的审核。工程设计变更及风险事件发生之后需要根据合同计价的规则进行结算,并依据合同当中的约定对包干范围内的项目进行扣除。在风险承担方面需要分清风险的主体。四是“合同管理”的审核。依据总包合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等等进行审核,并进行项目报批、项目验收以及竣工验收,对合同的实施情况进行严格地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本文从发包模式、工程项目的变更设计、竣工结算以及限额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投资控制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文辉.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中风险管理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9):202-203.

[2]李达.浅谈EPC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7):370.

[3]孟文明.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9,25(8):248.

[4]王俊豪,金静.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投标管理研究[J].名城绘,2018,000 (004):P.63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