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方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建筑土方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

张进进

齐河兴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齐河  2511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很多施工项目都会涉及到土方开挖和填充工作,所以土方施工技术应用频率比较高,土方施工不是简单的土方开挖填筑,还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坡顶排水沟以及护栏支护等过程,在施工中,更是要做好施工准备和施工要点控制工作。而这些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也有很多,施工人员都要完全落实这些施工技术,土方开挖质量和安全以及填筑质量才会得到保证。

关键词:建筑土方;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投入得到了日益增加,建筑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土方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遵照施工规范以及相应标准进行,加强现场的监测,制定好完善的应急方案,做好土方的开挖以及回填,这对于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充分研究建筑土方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确保建筑土方工程高质量完成,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1土方施工技术概述

所谓的土方工程、土石方工程就是基础土方工。在这当中,包括了路基的开挖施工,对于土地进行平整,对地坪进行填充,开挖人防工程,对基坑进行回填施工和填筑路基等。(1)施工单位需要进行严谨的规划,制订合理的施工计划,结合成本、环境等因素考量。(2)需要确定好施工的时间,避免雨季施工,保证成本的控制,合理地对土地进行利用,尽量避开森林和农田资源。对于基础土方施工相对复杂,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对相应的情况进行预见,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施工。所以,基础土方施工是后续施工的基础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对目前基础土方施工技术要不断得改进、探讨、思考,以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

2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2.1首先要对土石方的数量、交通情况、周边环境、地质测量等施工中的设计资料实施全方位的现场核实

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测量,例如界桩、水准点复测、补点等等。

2.2要按照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有效布置

若是施工现场区域较大,进行场地平整、挖河或者路基填筑等大型工程,那么可以通过多次按照单机分段包干施工;若是施工现场区域较小,那么可以采取单机作业、集中行车或者群机联合作业的方式进行基坑的开挖以及回填等等操作。

2.3加强施工场地的排降水措施

泥土一旦遭遇水的侵蚀后会出现物力性能的变化,但是在土方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遭遇到降水以及地下水的情况。若是没有良好的排降水措施,就会造成基土受到破坏,从而造成塌方、泡槽以及地基挠动等问题,所以排降水是土方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

2.4要按照工种施工要求进行布置场地

若是土方工程量较大,在一期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就要先通后分期实施。施工过程中不同分部工程竣工时间可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按照紧急程度来安排。同时,也要按照施工企业所具有的装备情况进行布置,若是施工企业具有较好的装备,并且方便转移,那么可以分期进行施工;若是施工企业的装备条件较差,转移需要消耗较长时间,那么可以采取全线布置,一定程度增加聚点。

3建筑土方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主要包括四方面:①基坑开挖层次标高。在分层开挖中,要注意控制好开挖深度,每一层都要设计标高和开挖深度数值,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该数值。在施工中,一般将开挖深度控制在2m左右。②开挖顺序。开挖对象四个方位的开挖顺序不同,在南北方向上,要从南开始施工,而东西方位方面,施工没有先后顺序,同时向中心方向施工。开挖设备的运行路线属于反向逆行,在开挖中,能保证开挖路线接力。开挖形式不止一种,沟端开挖以及挖宽沟开挖等方式通常会同时使用,如此可保证开挖质量和开挖效率。开挖出来的土,要做好临时安置工作,必要情况下,还要采用运输车辆,将其运输到安全位置处。③在开挖中,还要考虑排水沟的开挖,该装置在开挖前期,就要开挖操作到位,使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水体能被及时排出,对于不好排除的水,施工人员还要利用抽水泵,将其导入合适位置,使其便于处理。④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应用流程和控制要点。土方开挖之前,需要做好开挖位置定位工作,以避开危险位置或管道敷设过多区域,所以需要利用测量放线方式,将边坡线、开挖边线以及开挖标高等标记出来,这是开挖深度控制参考依据,开挖深度一定要适宜。在开挖中,主要采用人机综合开挖方式,对于开挖初始阶段和开挖结束阶段,一定要避免机械开挖,以保证土体开挖质量和土体结构的平整性。对于基坑边角部位或机械部位难以移动开挖部位,都要设计好人工下基坑位置,使人员能下基坑进行开挖和开挖后土体的清理工作。在机械设备开挖中,还要注意控制开挖挖斗和基桩之间的距离,如果在开挖中,两者接触无法避免,相关人员也要做好基桩桩头截断工作,使整体基桩不会受开挖设备影响。

3.2土方的运输

土方运输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土、卸土地点的选择以及运输路线的选择。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生态环境的污染,要最大程度上降低土方的搬运量。在运输时组织好运输路线,最好采用环形的运输路线,同时要明确运土以及卸土的区域,防止发生混乱以及窝工的情况,避免为后续的施工工作造成障碍。另外,也可以选择人工运输的方式进行土方运输,此种方式主要应用在运输距离相对较短的情况,也要选择最优的运输线路,要通过专门人员引导土方的运输以及装卸,从而提升土方运输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3.3施工排水的技术要点

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往往会破坏原有地下水文状态,可能出现大量地下水渗入基坑的情况。施工排水主要是集水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集水井降水是根据地下水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井壁可用竹、木等简易加固。集水井底应比排水沟底低0.5m以上。井点降水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真空原理,通过抽水泵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井点降水可防止边坡由于受地下水流的冲刷而引起塌方;可使坑底的土层消除地下水位差引起的压力,防止了坑底土的上冒;由于没有水压,减少了支护结构的水平荷载;由于没有地下水的渗流,也可消除流砂现象;降低地下水位后,由于土体固结,还能使土层密实,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从规模到数量都在快速增加。建筑工程中土方工程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建筑的质量,因此需要对土方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建筑土方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土方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宋攀.土方施工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3):85.

[2]秦绪林.建筑土方的施工技术研究[J].知识经济,2019(11):105.

[3]季华杰.建筑土方的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77~78.

[4]宋攀.土方施工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8):18-19.

[5]高伟.房屋建筑施工中基础土方施工技术探析[J].居业,2017(7):88-91.

[6]李卫民.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基础土方施工技术的影响[J].绿色环保建材,201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