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路面表面排水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道路工程路面表面排水技术

杨志航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1

摘要:在道路管理过程中,路面表面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不要认为路面表面排水是一个单纯的小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将道路工程路面表面的水排除不当,可能会对路面的整洁产生影响,还会导致道路的使用寿命下降,更会造成行驶的车辆出现危险,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引起社会高度重视。本文重点对道路工程路面表面排水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面排水;排水技术

1 道路工程路面表面排水技术概述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路面工程是非常重要的,路面工程占整个道路建设工程的比重很大,因此需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施工方式加强设计规划,重视道路路面的排水。路面工程的质量对道路的行车速度和运输的安全舒适性息息相关。在路面施工时,主要是由各种混合材料铺筑而产生的,是一种层状的结构体。路面的耐用性和强度与水有直接关联。如果排水不畅会导致道路的寿命下降,在道路工程路面排水方面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说路基边坡坡面的排水、中间隔离带和路面的排水等,另外也需要注意人行道等周边地表水的控制。地表排水设施部设施需要注意与当地的环境相结合,对自然水系和地形进行充分利用,形成完善的排水机制,并且合理的选择进出口位置,让水流通畅,不能出现于阻塞等问题,而影响路面的使用。路面地表排水系统在设置的过程中不应兼作其它流水用途,如果是二级以下的公路,由于条件因素的限制须兼用时,需要注意控制在较小的规模和范围之内,达到公共排水的需求。地表排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综合化的分析坡面防护工程,采取合理的策略,防止坡面岩土受到冲刷而造成失误,如果将一些地表水排入排水沟需要注意不宜使水流排入养殖池、农田或者排入水源地[1]。

2 影响道路路面排水不畅的原因

在设计道路路面排水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受突发天气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道路路面表面排水不畅,特别是南方地区,在梅雨季节,很多路面积水无法快速排出,加上车流量的因素的影响,导致路面受潮之后,受到碾压产生剥离而影响道路的使用年限。夏季我国很多地区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很容易造成长时间的内涝,当前我国道路使用的排水方式主要是纵向集中式排水,与路肩距离较近的道路往往会受此影响而产生坑槽问题,在长时间的降雨后,道路拦水带将雨水拦住,在拦水带和硬路肩两个地带产生水坑,大量水在水坑当中滞留会导致积水排放的难度增加。另外如果水坑的水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会导致水快速的向路面流,在车辆碾压下就会产生裂缝。长此以往会导致路面出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重视道路工程当中的路面排水功能设计与施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重视排水方法的使用,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延长[2]。

3 路面排水过程与机理

路面存在降水时受到雨水作用会生成三种渗流途径。第1种是直接在道路表面渗流。对路面基层而言,只能通过渗流排放的方式将积水排出。第2种是通过路面斜坡向道路两旁的排水工当中渗流。这种方式在需要注意进行双向横坡的设置,也可以通过单向横坡让水,能够快速的聚集向一侧进行排放。第3种是在中间设立分离排水带。水在中央分离带集中排放出去。很多道路面层不具有透水的效果,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路面层除了需要进行抗车辙的设计外,还需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在车辆载荷条件下,保证路面的性能后,对于一些不具备透水性能的路面而言,使用上述的前两种方法进行排水,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4 道路工程路面表面排水技术

4.1 路面层排水施工处理技术

在路面结构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注意有一定的孔隙,孔隙率在排水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材料体系的角度出发,道路由于车轮载荷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孔隙率较大的话,稳定性和强度无法得到保证。路面渗水功能不理想的条件下,如果使用路面排水等方式需要进行特定的路基层防水的设置。避免路面的水流向路基,影响道路的整体安全,通过微小裂缝排水可以参考以下方案进行处理。第一点路面砼路基的连接层,在横向方向上设定一定的坡度,可以有效的排除路面的水,孔隙水顺着排水渠道和盲沟排出。在路面和路基连接位置使用乳化沥青进行下封操作,通过缝隙渗透的水逐步流向封层表面两侧的道路边缘。第二需要合理的进行排水层的设置,在雨水集中的区域在路面内部进行排水层的设置,让路面渗入的水通过排水层快速排出。再进行排水施工时,需要注意避免影响道路的基本功能,需要在排水层下方合理的进行防水设置,避免水向路基当中渗入。在排水层设置方面,还需要注意在横向上具有一定的坡度,为水流的排出提供方便。在选择粒料方面需要注意透水性,这样能够有效的使路面水排出,而避免地下毛细水蒸发,使路面更为干燥,增强道路的行车功能[3]。

4.2 车行道排水施工处理技术

车行道较宽,在排水方面可以选择单项或横向的横坡排水,在雨水面积较大的条件下,横向坡度排水的效果较好,因此使用较为广泛。在路面两侧和路面具有一定距离的位置,进行雨水口的设置,收集路面水,在排水系统当中进行集中处理。对于一些高桥桥梁路面排水时需要注意在纵坡和横坡位置进行雨水汇集,让水流快速通过桥墩向排水系统当中流入。在单向车道进行排水系统设置时,单坡排水较为有效,而双向车道可以使用双坡排水,雨水会逐步流向道路两边,通过排水系统快速排出。

4.3 人行道排水施工处理技术

人行道的水流较为集中,在排水系统设计时,可以顺着人行道进行反横坡方向进行设置,这样可以有效的收集车行道路面的雨水,将其集中到排水孔当中。另外可以在人行道设计一些排水井等,为排水提供便利。在路基挖方使用路基挡土墙、横坡等方式,设置排水沟,这样可以有效的拦截雨水,雨水不会向车行道和人行道当中渗入,可以及时的排出雨水,提高排水的效率,保证人行道的清洁[4]。

4.4 绿化带排水施工处理技术

在中央分离带人行道两侧往往会进行绿化带的设置。在控制道路工程路面表面排水时,也需要注意加强绿化带的排水施工,将绿化带的水汇入中坡当中进行排放,最终汇集到排水井和排水管当中,另外可以在绿化带和路面连接位置设置土工布,确保雨水能够及时的排出。

4.5 道路桥体特殊位置的排水施工处理技术

在道路的岔道口、交叉口和桥梁等构造物连接位置,对于一些横坡转换处理时要适当的进行泄水口的设置,以防止路面表面水超过结构物或者行车道。在设置泄水口时,需要设置在最低处,注意每隔20~50米需要进行一个泄水口的设置,如果道路的路肩宽度较窄,可以考虑顺着土路肩进行u型水泥混凝土预制件,铺筑路肩边沟的设置,以提高排水的效果[5]。

4.6 加强表面排水和排水管网的结合,重视综合规划设计

在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作业中,不单单需要注意加强表面排水,还需要注意优化排水管道结构,精心设计管道网,与道路路面表面的排水系统结合,制定可循环的程序,从而科学化地利用雨水,实现生产生活污水和雨水的二次利用。另外,需要要紧密结合海绵城市排水工程的实际发展需求,重视细节的处理,确定最合理的排水方式,科学排水管网的运行模式,加大排水系统的综合化,确保排水管的安全质量与卫生质量。与此同时,应综合做好基础性排水设计与雨水集中性排水设计工作,重视细节。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雨水集中性排水管网时,应该对雨水进行集中排放与必要收集以及加工处理,以便对这些渗流的雨水进行利用。

结束语

道路路面表面的排水问题,由于道路种类的区别和地域的不同,所使用的排水技术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排水工程设计时需要综合化的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施工前进行实地考察,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合理的利用施工方法,巧妙的运用地形特点,确保工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展,保证道路排水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尘福涛, 李明亮, 曹东伟,等. 排水沥青路面表面强化技术[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7, 034(011):186-189,195.

[2] 尹宝宗. 城市道路中OGFC排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 000(002):P.172-172.

[3] 楼添良, 吴伟, 熊伟明. 西藏那曲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路面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技术[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176-179.

[4] 董泽蛟, 曹丽萍, 谭忆秋,等. 表面排水条件对饱水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 2008(01):114-119.

[5] 郑少鹏, 李亚军, 黎晓,等. 灰度图像法测量大空隙排水沥青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方法[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6, 012(001):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