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五步法”让 日常写作升格为考场作文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1
/ 2

使用 “五步法”让 日常写作升格为考场作文的策略

张新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实验学校

【摘要】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写的日记、日志、说说等文辞皆可圈可点,但他们一到考场,写出来的作文就逊色多了。如何引导学生由日常写作有效过渡到考场作文,是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我多年的探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将“日常写作升格为考场作文的五步法”,为日常写作升格为考场作文搭建了桥梁。

【关键词】日常写作 考场作文 五步法

关于作文教学的研究,现在比较突出的有“技巧派”和“写心派”。我国著名作家、副教授刘再平和副教授王林发,他们都着力于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考场作文技巧的研究[1]。龚卫国在他编写的《中考作文高分7天突破》[2]里,更喊出了一周提高20分的考试作文法。他们这种应试极强的考场作文教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作文分数。但许多学者、教师认为,上述的应试性考场作文技巧的教学,偏离了作文的本心。管建刚在他的著作《我的作文训练系统》中坚定地认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他说:“你的学生要是不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他们就不会知道写作的方向在哪里,他们的写作只是受命于老师的作业,他们永远享受不到真正写作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甚至有老师认为,考场上难出佳作,因为考场作文很难做到“我手写我心。” 不管是“技巧派”和“写心派”,都各有各的道理和实践意义。不过我认为,“我手写我心”是必须推崇的,考试也是学生不可避免的,考场作文教学的研究也是语文教师势在必行的。着力搭建日常写作升格为考场作文的桥梁,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日常写作”是指我们平时的写作,如在日记本、QQ空间、微博和微信上的写作,这些写作不是任务,没有规定的主题、范围等,它源于学生情感倾诉的需要,是学生主动的行为。而“考场作文”则是指在考场的场合,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在一定的要求范围内所写的文章,它是学生被动的行为。多年来,根据我的观察,得到一个极不对称的发现:学生平时的写作和考场作文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差距。学生空间里的“说说”、“日志”等,在自己的地盘里,他们的文章大多数都可圈可点:思路清晰,情真意切,文采飞扬。而对考场作文,他们感到恐惧,认为无话可写,无情可抒。究其原因,学生认为,日常的写作是我手写我心,自然就能够真情流露。而考场上的作文题目要求写的事件或看法,很多情况下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或者经历了现在也忘记了,没有深刻的感受。因此只能虚构一件事来写,因没有切身体会,内容就空洞,情感就淡寡了。那么如何实现日常写作向考场作文有效过渡?

第一步:初写

“初写”是指学生自发地写作,即日常写作。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写日记、随笔的学生不多。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首先唤醒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和写作意志,建立写作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作文教学最难,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具体方法如下:

1.唤醒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管建刚在他的著作《我的作文训练系统》中认为“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人,学生的生活是他写作的金矿,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座写作金矿,所以学生的作文是自己开发内在的金矿,是开发生活的金矿,学生都具有巨大的自己学会作文的可能性,而且写好作文的可能性。”[3]作文是学生自己心灵的发现,可见唤醒学生的“心”,就是唤醒学生的可能性,就是唤醒学生的写作信心和自豪感。教师可以利用室内或室外的课堂或讲座、交流会、分享会等“激活地”,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能够触动学生灵感的情境。采用多种手段,打开学生记忆窗口,再现生活细节。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倾诉需求,养成写日记、随笔、说说等记录生活的习惯。为考场作文积累素材,拓宽材路和思路。

2.养成写作习惯,培养写作意志。

比“兴趣”更重要的是写作习惯和写作意志。一个好的行为,一分钟就可以完成,然而要使这个行为成长为习惯,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持续巩固。写作兴趣也是这样,要成为写作习惯,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巩固。这个持续的巩固,靠的就是“写作意志”。对学生写作意志的培养,考验的是教师的耐心与毅力。它需要教师有“牵着蜗牛去散步” 的决心,有着对自身教学将达到预期效果的自信。例如去年我任教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的学生基础差,说到写作文他们就哇哇叫,有写日记习惯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我先从每一篇课文的生字词入手,在按正常的正音、辨形、识义后,设置了一个小环节:“用本课学到的不少于五个生字词来说一段话,可以说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小场景;也可以说你看到的景色;还可以表达你的一种情感……”这个课堂环节一开始时,愿意主动上来说的同学并不多,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要学生愿意说,只要不是用词上的错误,我都夸大地表扬。如此坚持到期末,主动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并形成了竞争的氛围,而且涌现出不少“故事大王”。第二学期,我把说的环节换成了写,跟之前“说”的情景一样,参与度由少到多,文段由一句话到几句话再到几段话,文辞也由词句通顺到文采飞扬。

3.形成“发表意识”,创设“发表机会”。

“一个人的声音传得多远多久,就证明这个人的影响力有多远、多久。发表,使作者的声音传的更远、更久,刺激着作者以更好的姿态写作。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上,他至少应当分出一半力量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是有价值的,他的写作就一定会有重大突破。”[4]不到一年来,我多次在班里举行作文比赛,并将他们的作品推荐到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同样,刚开始时,参加的学生不多,获奖的人数更少。但只要有一个人获奖,我就大肆地在班里表扬他,并建议他用稿费买点小零食和大家分享。长此以往,我们班征文获奖人数剧增,我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另外,如果教师能时常和学生同题写作,或者和学生一起参加各种阅读和征文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在2019年9月至今,我已经多次和学生同台领奖。

如果第一步成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形成日常写作的习惯,那么接下来的四步就容易多了。因为“技巧”的传授总比思想态度的培养容易。

第二步:提取

“提取”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考场作文的要求、命题等从日常写作的日志、随笔等中“提取”合适的材料来供考场作文材料遴选,从而提高学生搜索写作素材的能力。如一次作文训练的题目是《前行》,在作文指导课上,我让大家在自己的日记、随笔等日常的写作中搜索你认为和此题目有关系的事件。其中有一位同学马上就列出日记里写的几件事:(1)参加2019年信宜市“壮丽70年·碧道生态行”徒步活动;(2)妈妈在我写不出作文时,用心引导我写作文。(3)初二的体育考试,我终于实现了体育满分的目标。有了这些素材,接下来第三步如何选材就不成问题了。

第三步:相连

“相连”即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考场作文的主题选材,也就是找出日常写作与考场作文的要求的相连点,让学生学会选材的技巧:正确、鲜明、扣题、新颖和深刻。如上述同学所列举的三个事例,让他分别讲一讲每个事例与题目《前行》的相连点,连得上的备用,连不上的舍去,然后再比一比,那个事例更新颖,更深刻。

第四步:升格

“升格”即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升格”日常的文章。根据考场作文的主题等要求修改原作的开头、结尾、情节等。如上述《前行》这篇作文,这位同学经过前两步的“提取”和“相连”后,最终选择第三件事来写。围绕“前行”,他最终确定主题为:“在前行的路上,总会遇到风雨,勇于接受挑战,人生便无悔。”他文章的开头修改为:“前行路上,有奋斗的脚印,有伤心的泪水,有美好的风景,有辛酸的背影……”结尾修改为:“体育考试的进展只是我成长道路上一个小小的缩影,前行路上的故事还在继续,我的挑战也将永无止境,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而文章的主要情节他修改为:“通过初一到初二其间,他坚持练习跑步,终于使自己的体育成绩由不及格到满分的事件来表现主题。”最后,在情节的描写中,利用各种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事件便会更加具体生动。

第五步: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是指最后综合各种写作技巧进行考场上的再次创作,从而提高考场作文的等级。只要前面四步落实到位,“二度创作”便水到渠成。后来这位同学的考场作文《前行》,拿到了一等的分数,还刊登在校刊上。

日常写作升格为考场作文的五步法研究与实践,为两者的有效过渡搭建了桥梁。考场作文中将日常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上贴近生活实际,选材角度小,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达到考与练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再平 《作文方法大百科》[C]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龚卫国《中考作文高分7天突破》[C]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3】管建刚《我的作文训练系统》[C] 福建教育出版社

【4】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C]教育教学出版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