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耐心引航班主任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9
/ 2

用爱心和耐心引航班主任工作

欧衍清

广西蒙山县蒙山镇第二小学广西蒙山 546700

【摘要】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分享了作者在班主任工作中以诚心、爱心、耐心去对待学生,从而收获成功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诚心;爱心;耐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挂在嘴边的一句空話,而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教育过程,让他们在师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下面,笔者分享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诚心感化学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会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诚心对待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记得有一年,笔者接手了六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当时,这个班是学校有名的“问题班”,留守儿童多,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生活在离异或重组家庭的儿童多,他们心理有阴影,性格孤僻,打架、逃学的事接连不断。“烫手的山芋”让其他老师们都避之不及,但笔者却迎难而上,因为笔者坚信自己的诚心一定能感化学生。笔者觉得,只有深入学生家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有的学生从家里到学校要走半个多小时,十年前大多交通不便,只能步行,但山区的每一个旮旯,笔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几乎都走遍了,对班里的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刚上第一节课,笔者便发现班里的学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个别学生故意捣乱课堂秩序,引发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但笔者不急,因在家访中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底细,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笔者利用课余时间,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亲切交谈、玩耍,很快,学生放下了戒备的心理,和笔者打成了一片。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他们之所以不喜欢老师,是因为这个班学生太顽皮,而以前的老师少不了训斥、处罚,因此,班里的学生渐渐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现象。了解情况后,笔者处处尊重学生的人格,总是面带笑容、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从不摆教师的架子,从不严厉指责、训斥学生,从不当众批评做错事的学生,而是留给学生改错的机会,激发其奋发向上,努力改正。不久,班风、班貌焕然一新,到了学期结束时,还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二、爱心打动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发现学困生在班里总是比较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作为班主任,笔者总是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用爱心打动他们,对他们充满信心和期待,千方百计地鼓励他们和班级其他同学一起前进,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所以,每当笔者接手一个新班级时,首先进行细致地调查,然后深入分析,抓住症结所在,耐心地与他们交流。用爱心唤起他们心灵的觉醒,使之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如,上学期,笔者所在的班级有一个学困生小坤,他爱说谎、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差、与同学的关系差、动不动与同学打架,大家都对他很排斥,他在班里几乎没有朋友。通过家访,笔者才发现他生活在一个父亲再婚重组家庭,后妈怕他逆反,不敢过问他的事,更谈不上对他的教育,而他的父亲又在外地做生意,经常不在家,他在家里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教育,所以他的心理不健康,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通过细心的观察,笔者发现他挺聪明的。一次,在语文课上做作业时,他趁老师不注意扮鬼脸,干扰其他同学,但笔者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不动声色地站到他旁边,等他安静下来后,利用他的字写得漂亮这一点,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他反而不好意思,再也不搞小动作了。课后,笔者经常跟他谈心,引导他如何处理和家人的关系,让他懂得与人相处要懂得理解、宽容。后来,笔者还特意去家访,专门表扬他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私下与他的父亲沟通,告诉他尽量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他父亲提一些建议。比如,尽量抽出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斥责等。家长的态度转变了,小坤明显感觉到家长对他的关爱,老师对他的爱护和同学对他的热情相助。因此,他开始努力学习,遇到学习、生活的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找笔者倾诉,而笔者总是热情地帮助他,现在,再也看不到他以前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阳光、开朗、上进的好学生。

  三、耐心改变学生

  记得有一年,笔者的班里有一个叫小新的学生,课堂上从没见他好好地听过课,他总是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也坐不端正,成绩很差。而且他的卫生习惯也很不好,他的座位下面总是有很多的纸屑。下课期间也经常会跟其他同学闹矛盾,惹是生非,弄得其他同学的家长经常找笔者投诉。每每想到他,笔者就特别头疼。后来,笔者从他的父母那里了解到他有轻微的自闭症,但他的父母希望笔者能保密,不要对他的孩子另眼相待,笔者答应了他。知道了他的特殊情况之后,笔者特别同情他。笔者从未放弃对他的引导教育,但收效甚微。虽然有时候笔者常常会感到挫败,但笔者仍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奇迹在他身上发生。慢慢地,笔者发现他有了一点点的改变。有时他会主动跟笔者问好,与同学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发现,他逐渐地融入了集体中,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了。

  有一次,他的语文考试居然考及格了。笔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这时笔者发现他的脸上有了些许的自信。后来,课堂上笔者见到了他举起的小手,虽然答得不是特别流畅,但却让笔者感觉到了他的进步。经过长达三年的跟踪帮助,从四年级到六年级,虽然有时候他还是会比其他同学要调皮,但他的进步是明显的。笔者相信他一定能够变得越来越优秀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耐心地去开导学生,其实大家都知道很多教育学生的方法,但有时却屡屡失败,原因就是你没有耐心,结果你输了,但学生有可能会输掉一辈子。因此,有时并不是你的教育方法不对,而是缺少耐心。

  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看到学生的进步,笔者的心里总会涌上一种幸福的滋味。工作不可能尽善尽美,但需尽心尽职。笔者想,只要每个教师能够以诚心、爱心、耐心,去面对班主任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