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新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7
/ 2

论家庭教育新理念

赵莹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广东省惠州市 516100

摘要:家庭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辈子,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做为父母要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孩子的能力 良好环境

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在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习惯的重要途径,是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的保障,使孩子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为接受学校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做家长的要用爱心去感动孩子,感化孩子,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利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进行熏陶,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保持一份快乐、向上的心态,快乐是成功之道。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立足社会,成为栋梁之材。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是基础和前提。家庭环境,主要分为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外在的环境指的是物质方面的富足,内在环境则是指家庭教育氛围的影响,家庭教育中,内在环境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善于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于学习,现在社会上流传一个理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得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学很多门知识,唱歌、跳舞、弹琴、奥数、英语……却不去考虑孩子心理如何想,好象是学的门课越多,孩子就离成功更近,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意愿。结果又浪费金钱又浪费孩子的精力,剥夺孩子快乐童年时光,父母应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作为着力点,引发孩子学习动力,这样才会获取更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观察绘画。这就为他们搞实验、学绘画提供了有利条件。记忆力好,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学外语可能会成功……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因势利导,让孩子愿意参与,就能培养他成为有大用之才。

三、引导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过滤,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

信息发达的时代,多元文化的传播碰撞,使得孩子的认知不断收到冲击,也使得家庭教育置身于多元道德观念互相冲突的社会当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教育时代已经不适用。多元文化因素影响了孩子思想品德形成 。这些都迫使家庭道德教育要走出一元教育的模式,直接面临社会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新生的各种道德问题和难题呈现于父母面前。

个人利益占先,物欲横流、功利为上的社会现实,使孩子更强调个性;放任自我,家庭教育应打破封闭,实行开放性教育,加强引导、严格要求,大胆地让孩子接触社会,引导孩子了解社会,去认真阅读理解社会这部错综复杂的教科书,培养对社会真善美丑的判断力和批判力、鉴别力、自我教育力,学会过滤社会信息,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

四、培养孩子多种能力。 

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这里所谓“生存技能”,不单是指做饭、洗衣、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适应社会能力。如与人交往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应对危机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孩子应具备的社会生存能力,是与他人、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

(一)让孩子了解自己、培养孩子的认识自我能力

有些孩子往往对自己的不了解,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擅长什么,多数情况下是父母和老师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被动。做家长的就要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他们自信。使他们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树立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不好高骛远,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

(二)学会理解支持他人,会换位思考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容易受到父母溺爱,导致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对别人冷漠以待。作为家长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学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做一个宽容有爱的人。这样,更容易快乐,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

(三)孩子学会应对矛盾、有效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社会中,既然生活在社会的人群中就避免不了产生矛盾,即使是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会遇到些矛盾和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问题,需要学会相应的技巧和方法。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根据孩子遇到的问题与孩子多讨论,多协商,多探讨,多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 使他们学会主动地适应环境,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得到成长。

(四)避免攻击性行为,培养自控能力

孩子之间容易因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出现口角冲突,重者会因一时冲动,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及时矫正和制止,发展下去不仅对他人是一种严重的伤害,甚至变成犯罪。

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控能力,不随意迁怒别人,学会用和平的方法自我纾解。这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要求。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孩子最开始接受的教育来自是父母,源自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养料。每个父母都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对孩子多些关怀,多些宽容,多些表扬,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不怕孩子会犯错。让孩子健康自由快乐的成长,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石光.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15.

[2]马彦荣.浅谈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6(50):191.

[3]周小斌.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J].新余高专学报,2006(06):65-6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