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0
/ 2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闭俊英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檀圩镇村心小学 535400

【内容摘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

【关键词】:表扬 反馈 学习需要 学习理想 学习兴趣 树立榜样 课外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促进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力,是促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动因。它的产生是基于主体内部的需要与外界诱因的结合。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来自于社会和教育的需求,那么他们就丧失了学习的自觉性,而处于被动的状态,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心理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一般来讲,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学习动机积极,则学习效果就好;学习动机消极,则学习效果差。因此,在教学中,为落实素质教育,我们就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和外部动机。

一、适当组织竞赛,运用表扬,利用反馈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实验证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竞赛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尊心和成就感的需要更强烈;适当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鼓舞他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获取优异成绩。如对于成绩较好,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不要批评,指责,要帮他们找出原因,改进学习方法。还可通过反馈,把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在黑板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知道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运用所学知识的成效等,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努学习有颇大的作用。因此,每位教师应了解学生,特别是差生,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语。例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物素材(乒乓球、皮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各种包装盒等)。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摸一摸,玩一玩。然后问学生:“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吗?那这些东西里有没有形状相同的呢?”随即对学生提出要求:“那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学生马上动手操作,进行分类。各组分完后,组织学生交流:“你们小组把物品分为几类?是怎么分的?”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给它们起名字(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形状的物品,它长什么样?引导学生动手摸一摸、滚一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它们的特征,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动手操作,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使学生享受到通过动手操作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更乐于学习数学新知识。

二、培养学习需要,学习理想和学习兴趣,转化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使学习感到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机,是转化外在动机为内在动机的强有力的心理因素,同时,由需要而来的学习动机也是强有力的,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到需要,总认为是父母或教师所迫,这自然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配合家长做好说服动员工作,使他们明白,祖国建设需要大量有知识的人才,有知识的将来也会有较美好的前途,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使他们对学习怀有崇高的理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他们自觉自愿,主动努力学习。例如:在教小学一年级的“认识0”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带一个星星。上课时教师可以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奖星星”然后依次把星星奖给学生,每奖一次问学生“奖xxx一个,老师手里还剩几个?”让学生数。直到星星奖完。最后问学生:“老师手里有没有星星了?”学生回答“没有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认识“0”这个数字了。

三、树立榜样。

如果让某一学生看到别人因学习成功而受到赞扬,就会使他同样的学习行为得到强化,不断地刻苦钻研。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成绩好的公布上光荣榜,利用榜样的力量来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争取最好的成绩而受到表扬。同样,一个学生用获得优秀学生称号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如果达到了这个标准,就给予肯定的评价;反之,如果没达到此标准就给予否定的评价,这两方面的评价,都能使他为获得优秀学生称号而努力学习,并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

古往今来,有不少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某学科某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即使不让他学习,他也会想方设法去学习,而且一定会学的很好,相反地,就算强迫他学习,他也会千方百计地逃避学习,即使硬着头皮去学,也可能学的不好。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知道学习不如爱好学习,爱好学习不如乐于学习。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有后天培养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发展并指导学生提高社会国家所需的兴趣。在教学中,自觉的顾及学生的兴趣,并有目的的引导其兴趣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可以把兴趣转化为动机,推动他们满怀乐趣的去学习,唤起他们废寝忘食的钻研劲头,提高学习效率,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热爱他们。

四、开展课外活动。

在学校教育中,应当把课外活动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坚决摒弃那种把课外活动看作是课堂教学的附庸或延续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无数事实证明,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如组织课外英语兴趣小组,让学生参加课外阅读,课文朗诵比赛,模拟对话,歌咏比赛,口算比赛等。

教师不仅仅是教课本知识,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如讲到“时钟认识”这一节时,不仅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分、秒,还要让他们看时间,会换算时、分、秒。又如讲到“图形认识”就要让学生多观察周围生活并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也关注了生活,也做到了生活联系实际,并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巩固了学习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应该改变旧观念,认真学习,采集众家所长,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共产主义现代化多培养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