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8
/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

寇振鹏

身份证号 : 12010519920428 **** 天津 300000

摘要:当前,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还需要各方的支持,由于对技术重视不够,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水平低下,没有全面的创新意识、创新机制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建筑企业注定要被社会淘汰,我国建筑业要想获得长久发展,就要看到外面世界技术的不断进步,看到国内外建筑行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于新的、有用的建筑技术要及时掌握并使用,结合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借鉴一些成功的建筑工程施工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才能在总结、借鉴、吸收中将我国建筑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程度和水平。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将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木施工;技术创新

  土木工程建设是一个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综合的大工程。但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理论研究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缺少验收标准和规范,管理体制问题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发展施工技术,在过去的土木工程建设中,人们总结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也在教训中得到启示,因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将给加快土木工程发展很大的帮助。   1传统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是一项复杂并且广泛的工作,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与管理。土木工程是将所有的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整个工程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完工。土木工程的全面性,为具体的施工工作提供了基础与指导性。健全完善的土木工程体系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它以最佳的建筑施工模式和经济效益模式的结合,不仅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高质性,还能给建筑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尤其是土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土木工程施工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一个完善的土木工程体系的指导与监督,而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又是整个土木工程的重中之重,成为核心与关键要素。因此,有效控制土木工程,成为土木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它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想要获得土木工程施工的工程效益与经济效益,土木工程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所在。   1.1地基基础施工   桩基础施工是地基基础施工的最主要方法,在设计时分为两类极限状态设计,分别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根据建筑规模、功能特征和对差异变形的适应性以及桩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要按照不同的设计等级进行施工,具体参照《桩基施工规范》。   按承载性状划分,基桩有两种类型,即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摩擦型桩又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端承桩又分为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是由桩侧摩阻承受,端阻力可以忽略;端承摩擦桩在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则是由桩侧阻力承受主要部分。端承桩在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摩擦端承桩则是由桩端阻力承受大部分的竖向荷载。按照成桩方法分类,还有非挤土桩、挤土桩和部分挤土桩三种,制作基桩的材料也不是单一的,主要分为木桩、混凝土桩、钢桩等,不同类型和不同材料桩的施工方案和适宜的基础亦有所不同。在桩基础施工中,首先要确定选择桩型。   在桩基础施工中,不仅要主要单根桩的施工质量,还要综合考虑,特别是群桩基础,要考虑避免不均匀沉降。预制桩吊运时单吊点和双吊点的设置,按照吊点跨间正弯矩与吊点处的负弯矩相等的原则进行布置,同时要考虑预制桩吊运时可能会受到的冲击和振动。桩基础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步骤是:桩定位放线、钻机就位并校正垂直度、钻孔清土、灌注并搅拌混凝土、制作安放钢筋笼、成桩验收并进行质量检验。   1.2混凝土结构施工   按照施工中浇制混凝土的地点分为预制法和现浇法。预制法是在别处而非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预制混凝土以其低廉的成本、出色的性能,成为建筑业的新宠。在使用预制法施工时,要确保预制模的尺寸准确,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现浇法则是在施工现场支模浇筑混凝土,是大多数建筑物采用的方式,应用更早更广泛。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根据张拉预应力筋的顺序还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1.3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施工的主要工作是构件的吊装,在施工前要切实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场地清理、道路修筑、基础准备、构件运输、检查装备等。钢构件运送先后顺序要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构件运到现场后,应尽量存放在起吊位置,并用足够支承面的木枕垫底。吊装前应该核准构件标号、位置。并清除表面,摩擦面要保持干燥清洁。考虑到钢结构工程的特殊性,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用到氧气、乙炔类焊接工具,所以要准备灭火器谨防发生火灾。   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关键点还有连接的出来,主要有螺栓连接、焊接等,铆接因为其灵活性的限制而逐渐被淘汰。处理连接问题时分两个部分,一是选择连接方式,二是准确确定连接位置,如果连接不当对整个结构的整体性会产生不利影响,成为结构的薄弱点,构成安全隐患。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   2.1复杂化   当前的世界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知识已应用于各行各业,土木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的技术已经很难满足未来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土木工程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大型土木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复杂化是一个鲜明的特征,技术的先进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意义重大。   2.2生态化   时代在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与时俱进,现代社会对土木工程的环境保护要求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节能已成为近年来土木工程领域提出的一种全新施工理念。众所周知,当前的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驱动机械设备的运转和施工人员的正常生活。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提倡绿色施工理念,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危机,提高环境保护力度,保证施工质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2.3智能化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智能化时代,土木工程施工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到管理、技术、财务等方方面面,尤其适合采用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并通过智能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智能化技术目前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有不少应用案例,土木工程中的传感器越来越多,数据采集频率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但其总体应用情况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知能化技术的应用成为土木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2.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土木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具有周期长、技术复杂、所需资金多等特点,因而无法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为此土木工程在施工中开始采用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成我国乃至世界上土木工程相关单位的共同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未来的土木工程领域,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三维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土木工程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重要保证。   3结语   社会的发展对土木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施工单位自身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施工单位的角度上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都十分紧迫。施工技术的进步代表着企业的发展,更代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增加我国的国力。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将受到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各种先进技术将不断涌现,施工技术的创新将成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张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探究[J].商品混凝土,2018,03:137+131.   [2]孙海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初探[J].四川建材,2018,03: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