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5
/ 2

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潘龙云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 256300

【摘要】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存在,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统一教学标准,真正有效实现“人人接受良好教育,得到不同发展”,是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为了能够真正有效发挥出差异化教学策略的价值,本文也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对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

引言

差异化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角度来展开差异化的教学工作,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课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抽象性,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可是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以及经历会存在差异,这个时候教师教学效果自然也会存在差异,而差异化教学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构建出差异化的数学教学课堂,以此来有效为学生构建出一个个性化数学教学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提升。可是,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究竟要如何顺利开展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也展开了如下分析:

一、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必要性

数学教学是高中教育体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发展轨迹也需要满足教育客观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主体性与差异性。学生在从初中步入高中之后,经常会表现出高中数学学习不适性等情况,基本功不够牢固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法以及初高中知识有效衔接等方面均容易出现问题,这也直接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这一门课程产生较大抵触,在问题堆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自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数学学习两级分化等情况[1]。为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展开差异化数学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够将学生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合理划分,然后再基于此来对不同层次、学习能力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从而让不同能力与层次学生均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提升。总之,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位学生均能得到发展的重要教学工作,只有真正做好了高中数学教学才能真正有效哟花数学教学课堂,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发展。

二、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弹性预设,设计层次化教学目标

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要想顺利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先设计出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有效推进差异化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课堂预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教学工作,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对象,自然也就成为教师课前预设的重点对象,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最好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层预设,为学生制定出差异化、层次性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教学过高而打击学习能力一般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为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提供深入性的拓展与延伸的机会,避免难度过低而引发的学习兴趣下降等情况,最大程度发挥出教学目标存在的价值[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平常数学学习成绩、性格特征、思维方式来进行综合性分析,然后基于此来为学生设计出差异化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一方式来有效激发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探究、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够主动参与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从而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拾阶而上”,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而数学教学目标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等比数列”这一知识教学的时候,即可先分析学生差异情况,然后将教学目标定位于“理解等比数列定义”等基础性概念问题之上,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知数列相关规律,然后激发学生对于“通项公式”的思考,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可以针对于不同学生思维方式与表现,来鼓励、引导学生发表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就学生个体观点进行分析,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最终有效引导学生顺利的推导出“等比数列”概念,从而有效完成数学教学目标,而不同学生则能够在不同环节中得到一定的认知和发展,有效落实差异化高中化学教学。

(二)开放课堂,实现差异化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可谓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最好的阵地,更是教师把握学生思维差异与不足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之上,可以为学生主动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主题,主动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轻松且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来有效激励学生自由交流与探讨,同时鼓励学生表达出自身的想法和观点,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在数学课堂上直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有效强化课堂互动与交流,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师生、生生有效互动与探讨中有效落实差异化教学,逐渐将学生思维引导到正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讨论与实践中有所获得[3]。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三角恒等变换”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即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基于学生个体实际情况来设计出一些探讨问题,如:“角恒等变换公式有哪些?”借助于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之后再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形成一定认知和把握之后,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然后让学生就“和差化积公式推导”这一问题来进行探讨,这样就能将每一位学生思维方式有效活跃起来,真正在有效课堂交流与互动中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提升,最大程度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实效。

(三)分层命题,构建差异化教学评价方法

高中数学这一门课程本就属于一门技巧性较强的课程,因为学生个体差异,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其自身较为独特的解题思维以及风格,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之上,还可以针对学生不同风格以及爱好来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评价,借此来有效鼓励学生思维方式,进一步发展学生个性化能力与内在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得到发展与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为学生设计出层次化的命题,结合学生数学能力、思维模式来为学生设计出差异化的练习题,然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有选择性地展开思考与解题,这样就能逐渐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同时做好鼓励与评价,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解题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以基础知识记忆与巩固作为教学重要内容,在命题的时候为学生谁家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即可,而在评价的时候则可以以激励、鼓励、肯定性评价为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与主动性,推动学生参与到“二倍角公式推导”活动之中,而在推导过程中教师则可以结合不同能力学生来进行合理分层,然后设计分层问题,这样学困生、优等生均4够有思考与探究的方向,从而有效实现差异化数学教学[1]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表现,其考虑到了班级全体学生,最大程度凸显出了教育公平性,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升。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差异化教学策略本质,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差异来展开差异化数学教学,使用差异化教学目标、方法来展开数学教学,从而真正有效提升差异化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宽明,刘朝海. 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OL]. 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03):44-47

[2]杨春花. 高中数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 黄碧蕾. 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高中数理化, 2014(24):22-22.

[4] 胡意荣. 高中数学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必要性[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3, 000(001):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