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03
/ 2

师德师风建设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培养

周洋

贵州商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高校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决定了培育出的学生的水平和质量,对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现今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及时改进。本文就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的意义入手,提出了一些师德师风建设下高校教师队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培养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在这其中,高教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仅是有渊博的知识,可以为学生传授专业的知识就行了,还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能够以身作则的影响学生,使得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成为品德良好的优秀人才。因此,必须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下的教师队伍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国家的发展。

一、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需要

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培养,影响着我国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还影响着我国的社会风气;除此之外,还关乎着高校的发展前景和口碑。因此,想要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必要要加强建设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以便保证输送到社会的学生的质量,从而推动我国的发展和进步。

(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做出改革。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就是其中一步,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质量,才能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教育质量。

二、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一)过重教学科研,过轻师德师风

许多高校认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是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却忽视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是教师表面能力,师德师风却是教师内心素质与为人的表现,前者可以依靠后天的努力学习去不断拓展和增强,而后者却是影响着教师在岗位上的发展前景的最重要因素。良好的师德师风会让高校教师热爱他们的工作,认真对待教育,并知道如何正确的教书育人。

(二)缺乏制度落实,过于形式主义

有的高校虽然意识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然而认识不深刻,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使得建设活动形式化,且具有随意性,使得师德师风的建设活动并未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三)表率作用不当,育人意识浅薄

有的高校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只是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知识,课堂上出现的迟到、玩手机等现象视若无睹,对于学生生活、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管不问,甚至有的教师自己都出现言语、穿着随意等现象,没有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也没用做好身为教师应做到的关爱学生的责任,育人意识十分浅薄,仅停留在表面,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育质量。

三、师德师风建设下高校教师队伍培养的建议

(一)进行教师思想行为引导

高校可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其意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建设好师德师风既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良好口碑的建立。师德师风是高校教师道德素质的核心表现,是教师热爱工作的动力。高校教师为学生做好表率,有利于学生根据老师来改正自我的不足之处,也有利于学生自我素质的培养,从而建设好和谐校园。

(二)建立并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高校在招聘教师应仔细严格的筛选,才能从根源上保障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可将师德师风意识形态考察作为招聘教师的首要筛选条件,纳入详细、严格的教师招聘制度;高校还可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或举办活动来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对培训或活动的相关事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师德师风的建设规范化;还可根据师德师风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对师德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奖励,以便激励其继续保持并发扬,也便于其他教师参照表现好的教师学习改进,对有失范行为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惩罚,任何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制”并督促其改进;除此之外,还可建立教师匿名互评制度,根据教师反馈的问题进行查证,以便及时解决教师群体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三)强化教师主体的师德师风建设

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尤其是青年教师,让其意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真正含义和责任,也让青年教师可以从老教师身上了解到学习到有用的方法和经验。教师是一个高校的形象代表,只有教师的师德师风好,人们才会信任高校,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得到好的教育。通过强化教师主体的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生活,同时也要做到以身作则来杜绝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四、结论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道德观念和品质。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要求教师必须要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使高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保障;还要求高校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动态,及时发现群体的问题并想出相应的办法去解决,以保障学生群体里的关系和谐,也有助于构建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生来讲,具有很强的模范和指导作用,只有高校建设好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才能保障学生得到最优质的的教育,从而成长为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优秀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创新,教师作为教育模式里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必须要严格要求,使得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和素质,成为真正的全面优秀的教师。新时代下,高校必须要注重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培养,只有将师德师风建设好,才能从根源上保障学生的教育质量。现今社会,我们不能再只注重于教师的学识,还要更加注重于教师的师德师风。一个教师就算有再渊博的知识可以传授给学生,然而他的师德师风不好,不懂得关心学生,如何与学生正确沟通,也只能在学生的知识方面帮助学生得到提高,但心理、精神方面却会造成很大的疏忽,同样使得学生的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本文从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的意义入手,提出了一些师德师风建设下高校教师队伍培养的建议,希望各高校能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培养出有知识且品德好的教师队伍,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为国家输送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推动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迟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2):80-82.

[2]纪思思.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7):246-248.

[3]王梓云博,邵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的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9):5-6.

[4]骆育芳.“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效途径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