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多媒体整合教学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9
/ 2

浅析小学语文多媒体整合教学的策略

李娟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博爱小学 618007

摘要: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多媒体可以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引入课堂,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学生带进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虽然多媒体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常用工具,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入手,分析小学语文多媒体整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整合教学;策略

1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多媒体教学课堂信息容量过大,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学校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由鼓励变为强制性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使用多媒体上课的频率增加,而且也出现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幅度提升的现象。课件设计未能立足小学生感知的心理特点,因此造成在问卷中反映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语文多媒体上课过程中给自己的思考时间较少的现象,学生的主体作用未能被发挥出来。

1.2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尺度把握不足

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学习是主体,多媒体的作用是辅助,由于教师尺度的把握能力有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过度的情况。小学生习惯于在视听强烈刺激下感受文本意境,有时难以静下心来、沉下气来,自主进行文学文本的剖析和品读。对信息设备的依赖心理一旦产生就难以长时间进行安静阅读文本、独立阅读文本,反而使得传统语文课堂中“润物细无声”学习状态和氛围渐行渐远。作为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课例开展整合效果的对比研究。类似于说明文、童话故事此类的问题可借助网络素材创设丰富的情景,补充文本不足,激发学生朗读和探究热情。但是小品文、古诗词等内容在学习时就不宜过多突出多媒体作用,以防喧宾夺主,对文本肢解过多反而无法使学生无法静心体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2小学语文多媒体整合教学的策略

2.1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任何类型的多媒体课件都是这一过程中的辅助手段。这就要使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到该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不管是多媒体课件中的链接来激活语言点的使用,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用语文的思考方式来表达,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切不可把主动权完全地交给多媒体课件,被它牵着鼻子走。

例如在教学《观潮》这篇文章时,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场景,通过钱塘涨潮的图片或视频的第一个球员,让学生欣赏潮水上涨时的磅礴气势的波浪,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生在现场,用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潮水涨潮时进行想象画面,通过与文本的视频内容,让学生体会钱塘的雄壮之美。然后引导学生找到钱塘的文字描写并进行朗读,体验语言文字的美,使学生培养主动发现美、欣赏美以及鉴赏美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是主体,老师正确的利用多媒体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2多媒体与写作教学的整合

小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发达的阶段,利用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将抽象枯燥的概念变为生动活泼的具象表达,在技术支持情况下还可使用AI技术进行场景的模拟。例如面对作文训练话题《猜猜他是谁》时,在创设写作环境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找到相关的老师、同学和家长录制音频或者视频,分享自己心目中最想介绍的同学,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游戏情景。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是一种场景,教师在课前开展班级摄影大师,用相机捕捉身边场景的缤纷多姿,再利用这些精彩图片帮助学生回忆当时的感官体验,学生更容易被唤醒与事物或者场景之间的情感联结。

2.3多媒体与阅读教学的整合

由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需要借用信息技术的帮助,使得大量的文本资料以更为形象、生动的立体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内促进学生对阅读保持持续的、较高水平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课堂外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源向家长推荐与文本有关的资源,如视频、音频、网站、APP等,指导学生査找与文本相关的资料,进行大量的泛读。随着电子阅读方式的普及,电子白板、平板、手机等屏幕阅读逐步成为主要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屏幕阅读、多媒体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外进行互动对话性阅读、超文本阅读。学生可以将阅读感受进行云平台交流,开展交互的合作互助学习,例如网上阅读打卡活动、网络阅读沙龙分享活动,学生有机会进行更充分的个性化展示与记录。

2.4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多媒体呈现,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注重个体差异,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识字环节上,一个教学案例很好的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师:谁能用“瞄”这个字组词?生1:瞄准。生2:瞄向。生3:描述。师:描述的描是这个瞄吗?生3沉默不语。教师切换课件,呈现出:瞄、描。师: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这两字的不同。生3:一个是目字旁,一个是提手旁。师:这两个偏旁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生3回答不出。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图片:眼睛和手,动画变成两个偏旁。生3:目字旁标示眼睛,提手旁表示手。师:所以你认为描写的“描”应该是哪个?生3:应该是提手旁的那个“描”。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中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是有准备的,考虑到学生可能无法直接区分这两个词,通过言语的交流和多媒体演示功能直接引导学生,让学生发现不同,发现问题和学会思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课外知识,提供图片或视频材料,拓宽视野,同时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

3结束语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身处日益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在信息化大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和探索,它不能脱离信息技术文化特征而独立运行,它必须体现信息时代所形成的融合性的文化观念和技术特性。因此,实现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发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学习的代价研究[J].环球市场,2016(27).

[2].胡安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好处[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