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高职在线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以国贸专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2

新冠疫情下高职在线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以国贸专业为例

蔡雯珏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3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强调,“互联网+教育”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而在线学习是“互联网+教育”最为典型的形态。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为了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扩散,各个高校都做出了延迟返校的决定,转为开展线上教学。

一、当前在线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师生沟通的缺失

在线下授课中,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培育形成课堂社群,并借助这样的社群放大学习效果。学习收获除了来源于教师,也经常来源于其他同学的思辨和观点分享,来源于与队友的沟通合作等。而当课程转为线上教学,在社群的培育上也将遇到更大的挑战。目前,技术与教学现实需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智能硬件化方面,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共享课等线上资源,基本都是以录播形式呈现,缺乏双向互动。知识的传播是在一定的规约情境下进行的,在线教学平台只是一个功能性的教育空间,满足不了课堂教学中操作性教学任务和互动学习。离开课堂教学环境,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缺乏必要的他律约束,自律性能力较弱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会偏离在线学习的轨道,有的学生只是打开终端设备,却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缺位或互动流于形式。

(二)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缺失

在线教学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较高。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缺少系统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制约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面化的在线教学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答疑、辅导、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在线教学的团队合作相比,不少在线教学基本是一个教师“扛大旗”,从课件制作、在线授课、师生互动、作业批改到分数录入等环节都是教师独立完成。虽然教师可以采用钉钉、企业微信、ZOOM等会议软件等方式作为在线教学的补充,但是无形中又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1. 职业素质教育难以呈现

高职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因此并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注重育人过程。学习的目的不仅停留在获取知识、交流经验这一层面,还包括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下,学习者通过集体协作和团结互助,实现集体的实践目标,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个人的创新意识。在线学习中,无法实现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妥善处理矛盾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的培养和提升。当前各个教学平台或者应用软件,能够基本满足知识与技能学习的需求。但是在线教学的设计中缺少针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训练模块。

(四)教学质量监控难度增加

教学评价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内涵,重点监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有效教学的落实成效。为了保障教学质量,高职院校会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引入学生、同行、专家和督导等评价主体,对教师的教案、课件、课堂教学等教学计划执行过程进行评价。常规教学评价通常是在现实课堂中发生,评价的标准也是针对现实课堂环境设定的,比如板书标准、多方法展示、场所与教学设备运用、课堂气氛等评价指标。在网络教学环境中,以上评价标准不能照搬照抄。

二、应对策略

(一)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是主力手段;但是在当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形势下,各个高校都恢复了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可以实现互联网优秀教学资源共享,而线下课程更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因此只有通过线上线下课堂联动,发挥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才能贯彻互联网+思维为核心的高职国贸专业教学创新改革。此外,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重点围绕“五化”展开,即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平台网络化、课程学习在线化、管理模式信息化和学习方式移动化。

(二)重塑课堂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是不能忽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线授课成效最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安排,因此线上教学更考验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如果仅仅是通过直播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搬到线上,那教学效果未必会高于线下授课。因而教师必须适时转变理念,结合网络情境与学生网络习惯特点,进行线上教学设计。经过两个多月的在线课程实践,发现学生在网上和教师的互动更为频繁,课堂氛围比传统课堂活跃。线上教学很好地打破了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一些符合当前网络特点的互动,以学生喜爱的方式组织课堂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法,在直播过程中设计一系列问题,强化师生互动,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疫情对今年企业出口造成的影响,邀请学生开展讨论。学生对时事性的问题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且他们可以随时引入网上的最新数据和新闻,在线讨论较为热烈,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彰显。

(三)建立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疫情期间,为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各高职院校对在线教学实施了在线督导,了解在线教学的授课过程包括课堂互动、资源质量、平台使用等情况,但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在线教学质量开展评价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量化。一是要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将通过本校认定的在线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二是要制订在线教学效果评价办法,根据线上教学的空间分离、时间不同步等特点,重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三是要引入大数据等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强在线教学过程数据采集,不仅为在线教学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也确保学校对在线教学可控、可管、可评、可溯。

(四)建立在线教学的反思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发放在线投票、档案袋记录、课堂提问和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开放线上的文字性发言渠道(例如直播中的弹幕),可以让一些同学克服口头发言时的紧张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建立PDCA循环体系,即提出下一步学习目标的确定(Plan)、学习行为的执行(Do)、学习策略的选择(Choice)、学习评价的应用(Application),坚持科学诊断、持续改进,实现在线学习的螺旋上升。

结束语

此次疫情使得各个高职院校对在线教学进行再认识,正如“信息技术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影响, 不再是细枝末节性的修修补补, 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系统变革”。同样,在线教学对于高职教育教学来说,绝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是实现高职教育开放性回归的必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职在线课程的建设将继续在与1+X证书和具有弹性、灵活学制的高职扩招教学结合方面作出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鲍旦颖.疫情下高职院校理论课线上教学困境与对策[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02)

[2] 李玮炜,吕映霄.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职在线教学的作用、局限及改进策略[J]. 中国成人教育,2020(04)

[3] 申明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6)

[4] 江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高职在线教学实践与思考[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7)

作者简介:蔡雯珏(1982-10),女,汉族,籍贯:浙江诸暨,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商

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疫情下高职国贸在线教学资源构建研究”(编号:2020YQJY210,主持人:蔡雯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