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体育消费现状调查 -以黄宅镇中心小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3
/ 2

小学教师的体育消费现状调查 -以黄宅镇中心小学为例

楼超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中心小学 322200

摘要:体育消费是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消费领域逐步凸显出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和新变化,体育消费问题也逐渐成为更多专家和学者所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浦江县小学教师体育活动现状、体育消费现状等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旨在引导小学教师养成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和树立正确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学教师 体育消费 调查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调查黄宅镇中心小学的教师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情况,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小学教师的体育消费心理特征,掌握小学教师体育消费特点并找出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引导他们积极、合理的进行体育消费,进行主动、科学的健康投资。为进一步开发体育消费市场提供有益参考。

二、影响浦江县黄宅镇中心小学教师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

2.1 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

体育消费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指可以用户支配收入的价值理念,以及对商品价值的整体追求,是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主要心理活动,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也会对消费的整体趋势进行价值判断。体育消费就是针对于物质进行的消费,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精神消费。基于当前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渐增多,使得体育运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且对于体育的消费也逐渐增多。从当前黄宅镇中心小学的体育消费现状中可以了解到,体育消费理念对于体育消费的影响是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2.2 经济条件的影响

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基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而上限的,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与经济状况具有直接的关系。个体的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影响着整体的消费趋势。从当前浦江县教师收入水平加以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工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一些教师家庭收入仍然处于普通水平,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均衡,使得存在着一定的收入差距。由此可见,收入情况对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明确,收入情况较为客观的教师群体,体育消费要更高些。

2.3 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人们的消费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当前,人们对于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并且逐渐将家庭与个人的健康进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从当前浦江县教师的整体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教师的身心健康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很多教师的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进而很多教师通过运动来解决自己亚健康的身体。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开始对体育运动加强的重视,并积极踊跃的投身到体育运动中来。参与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体育消费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可观。因此,针对于体育消费情况来看,身体健康是影响体育消费的关键性因素。

2.4 个人对运动的兴趣因素影响

兴趣是培养个体运动的关键因素,兴趣也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喜好的表达。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需求为依托,基于精神需求而实现的。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表示需求,那么就会想方设法的接触它。兴趣是一种动力,可以激发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喜爱。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事物的喜好,那么就会很难保持对该事物的持久喜欢,进而严重影响对事物的参与积极性。

三、结论

浦江县黄宅镇中心小学教师的总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患有疾病的人群占总体的2%,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小学教师所占比重为65%。总的来说,仅有33%的教师处于健康状态。对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黄宅镇中心小学教师的总体健康水平较差。而从各个阶段的教师来看,20-29岁教师的健康水平最高,而50-59岁的教师健康水平最低。

能够清晰的看出黄宅镇中心小学教师的月收入普遍还行,所占比重最高的是6000元以上,其根本原因是这些教师的职称等级高、工作年限长等。除此之外,5500元以下的教师所占比重最低,这些教师参加工作不久,并且通常情况下都是没有组建成家庭,进而导致年轻教师的收入水平较低。

黄宅镇中心小学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主要是跑步或快步走、骑自行车、羽毛球、乒乓球、舞蹈以及健身器械活动教师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和时间不尽理想。

在教师体育消费动机方面,排在前五名的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缓解压力、充实生活以及审美追求。

小学教师参与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是以参与型与实物型为核心,而教师在体育锻炼阶段其运动项目主要有游泳、健身以及羽毛球等。

影响教师体育消费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体育消费观念、经济条件、身心健康状况以及个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等客观因素主要是体育产品价格、体育产品质量、体育设施及环境情况以及体育产品服务的功能。

四、建议

通过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来促进教师对身心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来对教师的健身习惯与体育消费理念进行培养。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宣传与引导,促使小学教师构建出合理的体育消费理念与习惯。

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尽可能的对体育运动场所的环境、条件以及服务质量进行提升。针对于体育消费场所来说,应该具有个性化、休闲性以及娱乐性的特征,进而实现小学教师放松心情、身心愉悦以及锻炼身体的目标。

需要加强对小学教师体育活动的引导,间接的对教师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技能进行提升,最终实现促进中学教师体育消费积极性的目标。

应该对体育消费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市场化以及科学化进行提升。与此同时,还应该提高法制法规建设力度,确保教师的消费权益不受侵害。

提高体育消费品质量,在对体育产品创新与研发过程中,不断的对体育消费的类型进行扩展,这对于满足教师不同类型的体育消费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谢绍龙.高校教师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12-15

[2]孟令臣,孟庆东.河北省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科技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23-26

[3] 张凤霞,王满福,王岗.山西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频率、项目和动机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6):59一62.

[4]朱琦.普通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2006,29(5):617一619.

[5]关道权,张永保.高校教师业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学.2011(02):56-58

[6]关道权,张永保.高校教师业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学.2011(0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