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8
/ 2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廖艳妮

(广培小学;广东深圳, 518000)

摘 要:师生关系在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风。在平时的师生关系构建中,要注意公平公正处事,赢得孩子的尊重与信任。师生对话是站在师生平等的地位,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耐心倾听,用心交流。同时,要多换位思考,与孩子共情,产生情感连结,从孩子的情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真正关注孩子本身的情感需要。关注到孩子的个性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增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师生关系;尊重;共情;赏识 (关键词3-5个为宜)

小学班主任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学生是能听从安排的,但对于指令态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立刻执行,有些学生拖拉,有些甚至是不愿听从老师的教导,不服从管理。这里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孩子的个性特点外,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忽视的,就是师生关系。其实,师生关系在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1.1是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

学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在校园集体学习中,学生的一切活动需要有序的管理,班主任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者、组织者。在学生进行活动时,师生是一个对话体,互动双方,需要交流才能使教学活动正常有序进行。那么,此时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师生互动畅通,以此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

1.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学生围绕着班主任进行学习生活,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各项活动,是孩子在校有效学习的保证。班务大小事情,需要由班主任来处理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家庭的关系、学生与各科任老师的关系,全需要班主任指导,班主任担任着引路人的身份,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给予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安排,进而营造良好的班风。如果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那么开展学生事务就会轻松很多,这个引路人的身份也会做得得心应手,良好班风随之形成。

2.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1公平公正处事,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班主任处理事情时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学生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班风,学生在这稳定班级氛围学习,才能静心投入。良好的班风创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主任每天的班级管理工作。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教师把本学期的各项要求告诉学生,制定班规,这是维持班级日常工作的规则,班集体日常必须遵守。这种稳定的班级氛围,需要老师制定的要求、班规,并能严格执行。每一位班级成员都需要遵守,当有学生违规时,老师应站出来给予指出与指导,这是班规能持续进行的保证,让学生意识到班规是必须遵守的,从而形成习惯。严格执行班规,是教师公平公正处事的表现。

同时,学生每天接触到班主任,班主任的每项工作学生看在眼里,在心中也会产生对老师的印象。班主任在营造良好班风的过程中,也是班主任在班级中形成个人魅力的过程,是师者形象树立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阶段的孩子对是非判断有一个准则,也执着地追求一切的公平公正。老师在处理班务时,一定要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出发,给学生树立是的一个可信的,能维护学生权益的师者形象。当这个高大形象形成时,学生已经从内心中认可老师,信任老师,从而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

2.2平等对话,用心交流

当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老师公平公正的对待时,他们会从心底里尊重老师,甚至是爱戴老师,而此时师生关系不应止于此,更需拉进一步,让学生能与老师交心。当教师以一个说到做到,有要求有执行力的老师出现在孩子面前时,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安全的保护者,学生在教师这里可以得到公平公正,所以他们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在拉近师生距离的过程中,首先,老师尊重学生,愿意听他们的心声。学生是一个有尊严的独立个体,尊重是平等对话的基础,学生感受到被尊重才能与老师交心。其次,老师应该放低身份,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学生,在学生寻求帮助时更应耐心倾听。再者,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是采取用心对话,真心相待,教师与学生是朋友的对话关系,是心灵的沟通。老师真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解决问题,而不一味地批评与责备,更应侧重对孩子的指导。心灵的对话是促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提升点。

2.3发现学生闪光点

带了两年的班级,师生一起学习已经是校园里的平常生活。教师对学生已经互相了解了,了解每个孩在课堂上的表现,在日常行为上的习惯,有自身的优缺点,而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者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并不是都适合每个孩子,基于此,老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孩子提供平台,设计不同形式的教学环节,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特点。如此一来,课堂的参与面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上来了,学习的热情上涨了,而对课堂的喜爱程度也提高了,同时也提高了对任课教师的好感。

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过有些是不容易被发现的。班上有内向的孩子,可能课堂上的活动他们很难迈出第一步去参与,不善于表达,这类孩子自身是带点自卑的,在学习上的自卑,课堂上怕做得不好引起笑话。这时需要老师的鼓励与和善,不急着让学生一定要参与活动。可以借助课堂的趣味与其他学生带来的学习热潮来感染这部分孩子。当这类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出兴趣时,可以抓住机会鼓励学生来参与活动,并及时对其勇气表示赞赏。学生在老师身上能得到认同感,自然喜欢和老师亲近了,所以不要轻视孩子们,要好好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2.4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基于此,教师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上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当学生的某种习惯出现时,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指责,效果似乎不是很大,有时这种指责还包含了老师的情绪,这似乎更蒙蔽了老师思维。平静下来,从孩子身上出发,这种习惯为什么存在,如何才能改掉这种坏习惯。慢慢的,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从孩子的角度来改掉习惯。其实孩子们也无意违反校规班规,往往是有些事情诱惑他们而忘记了规矩。所以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原因,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之产生共情,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结合孩子的自身情况,从学生的角度给予指导,采用学生能接受的并能实施的方法解决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学生内心上也能接受老师的教育方法,师生的距离也就走得越来越近了。

3.结语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创造良好班风的保证。本文阐述的几点构建和谐师生的关系的方法,主要是站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还需要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王桃英.试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吕亚娟.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学周刊

[3]李华丽.浅析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赵芬, 马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究[J].华夏教师

作者简介:廖艳妮(1987.1~),女,汉族,广东深圳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一级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小语文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