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教学在规培护士带教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多模式教学在规培护士带教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樊玉玲

三六三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多模式教学方法在规培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2019年期间在护士规范化培训参加培训的学院90名作为研究对象,平均把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模式教学。在规范化培训任务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技能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观察组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护士高出很多。最终得出结论:采用多模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规范性培训护士带教效果,还能提升护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水平,提升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多模式教学;规范化培训;护士;带教

实际上,护理学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国医疗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观念越来越强,护患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了使新入职的护士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规范化培训成为培训护士的重要方法。规培护士是入职前需要经过正规且系统的培训,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护理人员。规培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操作水平,也在于提高护理人员岗位的胜任能力及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往护士规培多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但效果不太理想。本文对2019年期间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多模式带教及传统带教的效果、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及及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将结果进行阐述。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择在2019年期间参加规范化培训的护士90名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5名护士。对照组男性5名,女性40名;年龄为22~24岁,平均年龄为(23.5±0.2)岁;全部为本科学历。观察组男性3名,女性42名;年龄为22~25岁,平均年龄为(23.6±0.2)岁;全部为本科学历。纳入标准:(1)已经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均自愿参与规范化培训。排除标准:个人健康原因不能参加者。

    1. 研究方法

对照组护士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具体操作如下:每一个参加培训的护士都要认真学习规培手册的内容,每2~3位学员进入临床科室,由护师以上职称的老师进行带教和临床护理实践。理论课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由带教老师对护理技术进行集中示范和培训。观察组护士采用多模式教学方法,对规培护士进行阶梯式教育。(1)首先了解规培护士的基本情况、意向科室。(2)其次带教老师根据规培护士的数量和意向科室制定总的规培计划。(3)入科1周后根据规培学员的技术水平和意向科室对轮转计划进行调整。(4)规培中采用集中与小组授课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①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将不易理解的内容转变为有趣的动态内容,建立知识的立体多项思维,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情景模拟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与临床护理结合起来,通过模拟各种病例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规培护士的操作进行指导和评价;模拟临床护理场景可以培养规培护士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不仅可以加强学员的学习印象也可以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③案例教学法,提供一些特殊的病例,让学员通过讨论等方式得出该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带教老师在学员回答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护理方法,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④模拟人教学法,由于医患关系、医疗安全问题逐渐增加,模拟人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学员可以在模拟人进行相关的操作。(5)规培中采用反馈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查房,对各阶段进行考核和反馈并及时调整带教计强化学员的专项技能,提高护理能力。

    1. 观察指标

带教老师负责给参加培训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核满分为100分。由护理部集中组织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总分为100分。工作满意度指数量表(IDW)也是目前广泛认可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包括44个条目,5级评分,分别为:完全不同意1分、部分不同意2分、不确定3分、基本同意4分和完全同意5分。本量表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收入总分30分、职业地位总分30分、自主性总分40分、工作任务总分30分、组织决策总分35分、互动合作总分35分,总分200分。得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 数据统计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的方式表示,统计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评分对比

通过研究分析得知: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评分是(94.8±7.1)分、(92.6±6.2)分,远远高于对照组护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评分:(85.7±6.4)分、(83.2±5.6)分;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的评分

通过调查不难看出:观察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评分为(190.9±23.6)分,而对照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评分为(173.8±18.1)分;观察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通过上文的描述不难发现,充分发挥多模式教学方法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规范化培训护士带教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婧,沈丽琼,金晓燕,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护理学情景模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10):1203-1207.

[2]孙婷玉,黄勤凤.目标护理措施对急诊护理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0):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