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生态淡水养殖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浅谈绿色生态淡水养殖技术的应用

韩淑丽

洮南市黑水镇水利管理站 吉 林洮南 137100

摘要:我国水产品的产出来源主要分为养殖和捕捞2种,但是捕捞的水产品产量并不稳定而且捕捞的水产品种类和质量均不可控,因此,增加养殖的水产品投入,将养殖作为主要的产品来源,能够保障人们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的饮食健康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食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水产品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主要的消费选择。因此,如何保证水产品在产出数量巨大的同时质量不受影响,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提高养殖技术,增强养殖工作效率和质量,不仅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满足现代人绿色健康的需求。

关键词:绿色生态;淡水养殖技术;应用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在各方面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丰富的食品种类呈跨越式增长。但是,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在困扰着人们。在这种状况下,食品质量成为人们选择商品的重要因素。绿色生态养殖完全依托自然,按照生物自身的特点,整合各种相关资源,实现不同物种间以营养需求为纽带相互联系起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而且产品能做到绿色无污染,营养更加丰富,品质更加优秀。

2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介绍

淡水养殖占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的绝大部分。但由于受技术和观念限制,我国的淡水养殖多为传统式养殖,即养殖品种单一,养殖场所固定。这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方便管理和控制,但是容易引发单一类疾病,影响水产品质。因此,倡导和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达到科学、合理的养殖效果,提高水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对我国淡水养殖发展和国际水产市场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市场上的水产品大多数都是淡水养殖产出的产品,而淡水养殖绝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养殖技术。传统的养殖技术存在很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传统养殖技术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出的水产品数量十分有限,只能依靠扩大规模的方式来增加产出;传统养殖技术由于更多地追求规模和数量,导致大多养殖户都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把控,甚至容易产生病害,并且一旦传播开来,就会对整个养殖业产生危害。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2大难题,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率,节省人力等成本,还能够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对所养殖的产品的生长环境进行高度还原,使其尽可能地接近野外的生存环境,使得水产品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绿色养殖技术是对传统技术的一次革新,也是对生产力的一次解放,更是我国淡水养殖技术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进步。

3绿色生态淡水养殖技术的应用

3.1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

很多淡水养殖者选择池塘作为水产品的生长环境。要想实现绿色生态养殖,要对池塘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研究,比如说观察池塘中是否有水产品的天然饲料,是否有对水产品产生威胁的生物存在,当然还要根据池塘的大小预测水产品的养殖规模,不能使其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否则不仅环境生态会遭到破坏,水产品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3.2注意养殖物种的选择

首先,水产品品种繁多,有的水产品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那么就需要在淡水养殖中慎重选择物种,防止对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污染;其次,要注重绿色生态环境中各物种间的和谐共存。现阶段淡水养殖中,很多人把水产品养殖和农业生产共同进行,例如在水稻田中饲养泥鳅、螃蟹等水产品,这就需要注意物种之间的相处模式,各物种之间要共生共存,不能互相伤害;最后,还要注意水产品存活时长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高低,尽量选择能适应环境、生长存活期较长的水产品进行饲养。

3.3注意菌类的投放

淡水养殖的场所毕竟不是水产品的原生环境,要使养殖环境无限度的接近水产品的原生环境,在养殖过程中往往采用投放菌类的方式调节养殖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菌种由于批次不同,其应用效果也会各有差异,所以在使用之前,养殖人员要对其进行效果测试,达到要求的菌种才可以进行投放。同时注意投放菌类的量要适宜,要符合水产品的生长要求,体现保护环境的绿色理念。

3.4保持良好水质

水产品的原生环境是活水,而饲养水产品的池塘是死水,死水与活水肯定会有不同的性质,这就需要随时关注水质状况,同时关注水产品养殖对水质状况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养殖过程中,动态调整水质状况,使其各项数据保持在适宜水产品生长的范围之内。

3.5注意水产品疾病的防治

水产品种类过少是引发疾病的原因之一,在养殖时尽量避免单一品种的数量超过半数,降低发病率。所以,增加水产品的种类,使不同水产品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长,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稳定的生态系统,降低疾病出现的几率。

3.6引进先进的技术与模式

无论何种水产品,饲养的目的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所以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极为重要。这就需要养殖者多学习,多合作,多交流,分享养殖中成功的经验,共同解决养殖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有条件的可以参加淡水养殖方面的培训,从多种渠道获取生态养殖的知识与技术。

4绿色生态养殖的新方法

4.1农作物水产的共同养殖

比起传统养殖技术,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中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的养殖模式,利用自然规律和生态链的特征对池塘进行管理,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制衡,可以保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如,在水稻田内放入一些河蟹进行养殖,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水稻生长的土壤中存在着许多小昆虫和病菌,这些生物可能会使水稻产生病虫害,但却是河蟹的天然饲料,以这些天然饲料喂养河蟹,也可以保证河蟹的品质;水稻本身还可以为河蟹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屏障,保证河蟹能够避免天敌的捕捉,安全地生存下去,并且能够净化河蟹生存的水质环境,使水质得到保障,进一步促进河蟹的生长;河蟹的排泄物也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是水稻的天然肥料。这种将河蟹和水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不仅使养殖人员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提高经济收入,一举两得。

4.2多种水产品混合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选择多种水产品共同养殖的方法,也是遵循了还原野生环境的理论和规律,有利于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如果养殖的品种单一,可能会破坏养殖区域内的生态平衡,使池塘范围内的小区域中的生态链被打破,从而导致病虫害等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生生态失衡的情况,就会导致致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攀升。

4.3加强病害的预防和治理

在淡水产品的实际养殖过程中,除了需要注意上述问题以外,还应该多注意进行疫病的防治,根据池塘中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技术来进行防治工作。如果在淡水养殖中的水产品类别较为单一,就会导致产生疫病的概率有所增加,而如果养殖种类较多的水产品,能够实现多种水产品共同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养殖环境中的生态系统,从而有效地控制疫病产生率。因此,在养殖中可以采取多品种混养的方式将多种品种的鱼类共同养殖,如鲫鱼、花白鳃、草鱼、大口鳃、螂鱼等。在生态系统中,多品种会形成一定的食物链联系,如鲤鱼和螂鱼觅食时会掘池底,破坏掉病原体的生长环境;当鱼发病时,其自身行动会变得更加迟缓,就会变成了肉食性鱼类的食物,从而使得病原体传播方式被有效切断,发挥生态系统自动防病的功能和价值,有效地控制池塘中疫病的发生率。在预防病害时养殖系统的构成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为适宜的配比。

5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而水产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应用绿色养殖技术可以保证水产品的质量、提高我国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李颖.论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0):179-180.

[2]纪元.探究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7(21):75.

[3]明天利.试论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