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中学思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试论如何在中学思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王禹淋

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初级中学 贵州贞丰 562202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处于班集体之中的,但并不是每个成员都热爱他们的班集体和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尤其是随着大量独生子女进入中学,这些家庭中的“小皇帝”,虽然聪明,知识面广。但是任性娇惯,怕吃苦,个性强。他们把“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也带到了学校和学生队伍中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班集体工作的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以有利于教学工作,就成为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集体主义观念班集体工作培养学生独生子女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要让学生树立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要使学生知道集体是许多人结合起来的有共同目标、有组织的整体。集体的荣誉关系到个人的荣誉,个人荣誉又与集体荣誉息息相关,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初中政治老师要怎样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呢?我觉得,政治老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多渠道、多层面地教育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感。  一、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里,和同学、和老师一起度过的。因此,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如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班队活动等,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极好时机。在这些活动中,政治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感受到集体荣誉跟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以便增强其上进心和自我克制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齐心协力为班集体争光。学生们必然会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当他们尽情体验胜利的欢乐时,集体主义观念便已形成。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里进行小组竞赛、常规评比等活动来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在一次校级公开课中,学校的一位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社会、集体中的我”这课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同学们,你们看看后边的墙上挂的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奖状!”紧接着,代课老师请了一位同学将后边的5张在去年“趣味运动会”上获得的奖状念了一遍。问道:“这些奖状是怎么获得的?”这时,课堂活跃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这些奖状是我们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份。”还有的说:“不,那天,我没有参加,它应该属于……”正在这时,他们班的班长发话了:“我们这些奖状的获得,是我们大家的,特别是在进行30×30接力时,我们班的小刚同学在进行倒数第二棒时,不慎摔倒了,头碰在地上。从他当时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头特别疼,但是,他强忍剧痛,迅速爬起来,冲向终点,最终获得年级第二名,现在我谨代表全班同学向小刚同学致以崇高的敬意”。顿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激动人心的掌声……同学们都向小刚同学投去羡慕的眼光。“是啊,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只有依靠大家的努力,才能使班集体更好地发展。相反,如果仅仅依靠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我们就很难在大型活动中取得名次。”通过老师的一番话,同学们从中受到了教育。  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义观念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让我难忘。有一天,下晚自习后,看到班里的灯还亮着。于是,我去看了一下,原来是小明同学拿着榔头和钉子正在为大家修理课桌椅。他看见我,笑着说:“我是这个班级里的一份子,同学们的桌凳坏了,我帮他们修修是我应该做的。”当时,我就觉得,孩子长大了。这是一种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它使人体验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把集体的工作当作自己份内的工作,全心投入积极奉献。有了“主人翁”这个动力,他们会对集体的事情热心参与,为集体的成绩、进步而欢欣,为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焦虑,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自己息息相关。增强主人翁意识的教育可以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募捐救灾还是每天的卫生扫除,只要教师的理念清晰,方法得当、巧妙,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一次,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安全,于是,我就让学生按照大扫除安排表进行大扫除。待大家都干完后,我才意识到有一个学生生病请假在家,他所负责的楼梯肯定还没有扫。可是当我赶去看时,已经有五六个学生在干了。当时,我很受感动,别看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很懂事了。同学们把死角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扶手擦得光亮如镜,地面干净得大家都不忍心去踩。当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楼道的面貌焕然一新后,同学们脸上流露出微笑。从那以后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和班级,主人翁意识明显升华。  三、集体主义观念义观念要体现在学习上。    把集体主义观念义观念引入学习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我想,几乎每个班级都有相同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学习很努力,也很勤奋,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班集体争光。但不足的是总有个别学生对学习不重视,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自己家里不愁吃、不愁穿,成绩好不好没有关系……作为政治学科老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才是真正热爱集体,才是真正对集体对国家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很困难的。我现任的班级就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很贪玩,没有上进心,每次考试成绩都很低。一次班会,班长主动向我建议说要和这位同学做同桌。我问她为什么?她大声地告诉我和全班同学说:“因为他的成绩不理想,而帮助同学是我们每个学生的义务,作为班长的我,更应该起带头作用。”班长的一席话,让我和在座的所有同学都深深感动了。随后我就趁热打铁,给他们调换座位,自己利用业余时间给他补课,平时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多指导他,帮助他。在集体暖流的感染下,这位学生有了很大的转变,学习成绩在整体上也不断提高。 

四、在互帮互助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人生在世,困难、挫折、失败总是难免的,在一个班集体中,总有需要援手帮助的学生,班主任应抓住时机,动员大家奉献赤诚之心,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处于困境中的同学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人世间,感情总是相互的,得到了集体的爱,同学们怎么会不更加爱自己的集体呢?

五、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要与家长达成共识。

首先告诉家长要求孩子在家要尊重父母,自觉做一些家务;其次要正确处理与邻家孩子的矛盾纠纷,不包庇自己孩子的错误,教会他们与邻家孩子和睦相处,让孩子知道自己不仅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社会的一员。"众人拾柴火焰高。"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的不良思想才能得以克服,在学校养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品德,长大后才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综上所述,通过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了,也知道要为班集体争光,不能做有损班级荣誉的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同学的责任心不够。例如值日生扫地迟到,科代表收发本子不及时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表明学生的自觉性还有待加强,这也是我今后工作的努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董欢,《初中思想政治课接受有效性探究》;

[2]许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建议》,学苑教育;

[3]玉芳,《河北省召开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观摩会》;

[4]黎银夏,《初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

[5]王立范,《初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目标的建构与实践》;

[6]魏春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西部素质教育;

[7]李照粉,《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