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及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2
/ 2

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及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田艳梅

瑞丽市户育乡中心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增加学习动力,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他科目内容。因此提高小学学生的阅读能力迫在眉睫,本文笔者将就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实现其个性化阅读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学;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加强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小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对小学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提升小学学生阅读能力,实现学生自身的个性化阅读,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吸引学生自觉加入阅读中会有很大帮助。当前社会阅读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与学生从小未养成阅读习惯有关。但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亟需改正,为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找出解决方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1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内容较枯燥

小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尤其是像阅读类的能力培养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目前小学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正是这种以完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导致了目前小学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困难重重。教师一味追求对学生的“教”,而疏忽了学生的“学”,导致长期教学形式的固定化。教师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跟不上时代节奏,枯燥无味,是小学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教师教学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比如在传统黑板教学中,很难达到生动形象的要求。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除去课文中的阅读以外,每个单元天地中还会有一些课外拓展阅读,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不重视导致了目前学生阅读机会的缺失。单元天地中的内容往往生动有趣,对小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教学内容的缺失,教学形式的单一造成了小学生学习阅读的途径减少,获得阅读技巧的形式缺乏。

1.2阅读教学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在小学教学中一贯强调兴趣的重要性,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过时的,同样兴趣对于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当下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凸显自身的引导作用,忽略了对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处于一种被动形式,被动接受知识和技巧,不能有效转化成自身能力,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对课外的阅读更是谈不上兴趣。在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时强行加入一些“阅读活动”,比如每日阅读打卡等,只会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加形式化。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的阅读可能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毫无能力培养的可能性。教师教学活动内容侧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伊始不能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对阅读兴趣的缺失也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麻烦。

1.3阅读教学内容缺乏自主化、个性化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学生课外读物的选取都十分依赖教师,教师长久以来都是跟着教学大纲走,这并没有太多错误,但却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教师根据自身喜好选取的课外读物,不一定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的。这使得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内容缺乏学生自主性,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得不得到实现。又比如,对于课本上已有课文的阅读,教师通常情况下会让学生自行阅读几遍,然后统一带领学生进行文章解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感很低,学生自身对课文内容的一些想法得不到阐发,更甚者会让一些思想比较活泼,想法独特的学生觉得自己所想是错误的,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除此之外,简单的课文泛读或者是背诵,学生难以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都达不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个性化阅读教学改良方案

2.1改变教师传统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贯彻实行小学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培养,首先需要提升小学教师自身的阅读修养,并且改变固化的教学模板。当下发展迅速的社会对小学教学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也愈加多了起来。如今的小学教师不仅仅是需要会向学生传递相应知识,更需要多才多艺,拥有足量的文化知识储备。比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多运用自身知识储备,向学生传达多于课本之内的知识,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去阅读的动力。另外,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适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阅读教学加入到日常教学中去,不仅仅只能停留在形式上。除了带领学生认真学习课本中的阅读课文外,还需更多地向学生提供学习阅读的机会,比如在课堂上朗读一些优秀文章等。

2.2 多元化教学内容,为阅读增添趣味

小学的教学不应形成固定形式,小学学生正处在思维养成阶段,此时的教学活动也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形式采取多元化教学。例如,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给教育行业带来了许多便利,小学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可以积极运用互联网以及多媒体资源。积极有效的多元化教学课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去阅读,更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讲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荷叶圆圆》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创造一堂内容丰富的阅读课。在上课之前先拿出几片荷叶给学生们观察,让学生谈论荷叶的颜色、形状等问题,再滴水到荷叶上让学生观察荷叶表面的特性,充分调动学上课前的积极性。之后再带领学生去学习课文内容,最后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补充,一堂生动又形象的阅读课就产生了。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无疑是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最大帮手,小学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情况。

2.3努力营造阅读氛围

小学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也因学生的乖巧听话十分容易调动,因此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也十分便利,对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十分有利。给学生 创造安静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提供不至于课本内容的丰富课外读物都是营造课堂内阅读氛围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有思想、有目的地去阅读。教师每周还可以针对阅读建立特别活动,例如每周阅读分享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营造班级内的阅读氛围,引起学生对阅读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技巧。

2.4增加学生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个性

小学的阅读教学不应只是单个学生的独自学习,应当加入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进行一段阅读之后,大胆地在课堂上谈论相关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意见相互交流,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形成自身特有的个性化阅读技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配合学生,认识到阅读没有绝对的正误,对于一句话可能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看法,不能抹杀学生来之不易的灵感。对于学生独特的见解,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其次在班级中进行合理地探讨。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学生互相学习阅读技巧,取长补短以提升自身阅读能力。

2.5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阅读教学不仅只能依赖于课堂时间,课堂时间短暂而又宝贵,在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时,放给学生过多的课堂时间趣阅读反而是一种浪费。教师在课堂中应加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做出及时修正,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独具个性的技巧,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兴趣。在此之后利用多方面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外读物,或者提出阅读方向以及办设阅读活动等,课堂内外相结合,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化阅读训练至关重要。教师应结合目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改正,将阅读教学内容多样化,为学生的阅读增添趣味,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月芳.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9(01):70.

[2]吕书平.浅谈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及个性化阅读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21.

[3]袁胜菊.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7(0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