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2300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7
/ 2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2300

徐长清

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九级塔小学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一年级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自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角色就发生了变化。在幼儿园以玩为主,而小学就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地训练和约束,还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针对孩子的特点,要想其学好数学,就要依据其特点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这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兴趣;习惯;培养策略

对于思维简单的一年级小学生而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数学学科并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也因此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如注意力不集中、敷衍对待数学作业等,进而影响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效率。这时一年级数学教师就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取得很好的培养效果的,教师必须努力对其进行创新。

一、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步入学业生涯,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有限,刚接触数学学习时难免感到吃力和陌生,尤其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面对数学知识容易感到抗拒和厌倦。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缺乏合理的引导很容易造成学生讨厌学习数学等问题,对正处于奠定基础阶段数学教学而言势必会产生诸多负面的影响,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也有较多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能够在刚开始阶段就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趣味化、生动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来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趣味、生动的氛围中学习,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而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所起的作用是事半功倍的。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课堂导入呢?数学游戏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导入形式,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从课前的玩耍中拉回来,进而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接触到该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除此之外,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也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充满动力。例如:笔者在进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一节内容的课堂导入时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猜猜它是什么的游戏活动。笔者首先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实物放在一个袋子里,然后告诉学生这是魔法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只有能够用语言描述出具体形状的学生才有资格得到它。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去摸袋子里的东西。这时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上台进行操作,并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当学生都操作完成之后,笔者就对学生说:想知道谁的描述最准确吗?答案就在今天你们要学习的内容中此时学生就会对自己即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充满探究的欲望。

三、直观教具,激发兴趣

在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课堂讲解+课下练习的模式。这就导致对于性格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枯燥乏味的,进而很难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时教师就需要用生动形象的直观道具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增添一丝趣味。因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总是会对具体形象的东西充满着好奇,这样做可以有效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进行《1-5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抽象的阿拉伯数字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无法轻松地用形象思维进行理解的,这时笔者就会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在此之前,笔者特意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搜集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并按照结果将学生分成小组。两两小组保持搭档关系,笔者会为他们分发5张对方小组成员喜欢的水果图片。接下来在学生认识数字的过程中,笔者就让这两组的学生进行图片交换。因为自己喜欢的水果图片在对方小组手中,为了不出现差错,学生就会积极地进行相关数字的学习。他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

四、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知识的巩固复习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因而一年级数学教师总是会为学生布置一定的课下作业,但相比于坐在书桌前静静书写的数学作业,学生会更喜欢进行生活实践。这时教师就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出各种数学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的自豪感会激励着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分类》这一单元的数学知识之后,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他们也因此可以按照简单的标准来对各种事物进行分类。但要想灵活地对这些知识进行运用,学生还是需要不断地实践练习的。因而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笔者就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如有的小女生特别喜欢衣服,笔者就让她按照分类的思想去整理自己的衣柜;有的小男生对玩具更感兴趣,笔者就让他去对自己的玩具进行分类。因为不同的学生选择分类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笔者就会让学生将自己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并在上课时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笔者会将选择同一种事物的同学分为一组进行对比,进而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不同的分类标准所造成的结果也是不同的。这样一来,学生在下次进行分类的时候就会进行观察与思考,进而选择更简单的分类方式。

五、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为未来学习打好基础,还能使其将知识自主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使其终身受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深入分析小学一年级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探索创新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邵丽娟.浅谈教育游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42.

[2]彭英加.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