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县地下水污染现状及调查、监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澜沧县地下水污染现状及调查、监测分析

保光琼 , 刘启玉,柴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通过对澜沧县地下水污染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地下水污染调查方案、污染源调查方法,建立监测断面、监测点、监测井孔的监测系统,对地下水进行监测。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调查;地下水监测

1 自然地理

澜沧县是普洱市辖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县城东临澜沧江。地处坐标东经99°29′-100°35′,北纬22°01′-23°16′,区境位于横断山脉怒山山系的南段,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六水五山纵横交错,海拔578~2516m(最低为雅口乡勐矿、最高为新城乡麻栗黑山),地形切割强烈,山脉走向近于南北向或北北东。

境内地处南亚热带,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旱、雨季分明。境内地形地貌较复杂,海拔高差悬殊较大,立体气候非常明显。年平均降雨量1700 mm,年平均气温19.0℃。

2 地表水

澜沧县整体属澜沧江水系,境内澜沧江水系较大的支流有上允河、黑河、芒帕河、南朗河。境内主要由火山岩、碳酸盐岩为主,具有构造侵蚀和岩溶侵蚀地貌,溶洞、断头溪流、地下暗河在碳酸盐岩地区较发育。

南朗河是流经澜沧县城的澜沧江下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竹塘乡甘河,至源头长约33km,流域面积约420 Km2。多年平均最大流量约110 m³/s。

3 水文

澜沧县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岩溶水含量特别丰富,以竹塘老厂—棉絮铺—绿地河—干河—天生桥地下暗河最为显著。地下水存在形式主要有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裂隙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粘土、粉质粘土、砂土中。主要接受雨水的下渗补给,向地势低的沟谷及下伏基岩排泄径流,地下水动态变化较大,富水性弱,透水性差。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火山岩、变质岩及砂、页岩中,富水性弱~中等,透水弱~中等,相对而言,火山岩及砂岩中地下水含量相对丰富一点。

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中,在构造裂隙的发育基础上,溶隙、溶孔、溶洞及地下暗河较发育,赋存的岩溶水富水性强,为中等~强含水层。

4 地下水污染源现状分析

澜沧县矿山、冶金、养殖、畜牧业、茶业、农业较为发达,城乡经济发展较快,水资源较丰富,地表水和地下水人均为1.75万m3。地表水系发育,暗河交错纵横,循环过程也极其复杂,污染途径也多种多样,地下水污染源的类型也复杂多样。按照污染源的、污染途径及排放物的类型,将地下水污染源分为以下类别:

1、工业污染源

澜沧县银、铜、铅、锌、锰、铁及煤矿、石灰岩矿等矿山较多,采矿、选矿、冶炼较成熟,建筑企业较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主要工业产品及副产品、“工业三废”是主要的污染源。

①石油化工、冶炼、纺织印染、农药制造、机械制造、轻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的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或江河、湖泊,经地表径流或地下径流造成地下水污染。

②工厂、矿山、冶金、石油化工产生的难以降解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煤渣、矿渣、硫铁渣等,通过风吹、雨淋后,其中的重金属、挥发性物质、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和水体,造成地下水污染。特别是矿山洗矿、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重金属、有毒物质、有机污染物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③工厂排放的SO2、HCI、CO2、H2S等有毒有害气体随降雨至地表,经过地表径流进入水循环,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

农业污染源

澜沧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较发达,特别是黄牛、生猪、羊、鸡等畜禽养殖是第一产业主要支撑。但当地化肥及农药使用量较大,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随意排放,污染地下水较严重。

①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污水灌溉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是农业污染源的主要来源。在使用的氮肥、钾肥、磷肥及其复合肥中,氮肥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物质。农药中含有机氯、苯硫、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未经农作物吸收或降解,剩余的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已被污染的水资源,则被污染的水资源中的有害物质会更进一步污染地下水。

生活污染源

澜沧县人口约54万人,城市和密集的乡镇是人类的主要活动聚居地,全县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相对落后,污水处理厂较少,许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排放的生活污水和污染物也越来越多,病菌的传播和扩散也更容易,对人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①生活垃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农村和城市产生越来越多的垃圾,这些垃圾都采用填埋法处理、焚烧或随意丢弃。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及地表水径流的影响,有毒有害物质和污染物会逐渐淋滤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②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常常含有洗涤剂、腐烂食物、人体排泄物、动物尸体、氨氮、细菌、垃圾等,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仅靠土壤和河流自净,但消除污染物的能力有限,也成为现今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其他污染源

工业生产储存的物料或储油库泄漏、工业污水泄漏、城区地下污水管道泄漏、储油库的分布与渗漏、地下建筑物或者设备年代常年失修、腐蚀以及矿区老窑、旧坑道,废弃的钻孔等也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5 地下水污染调查及监测

1、调查方案

建议对澜沧县境内水文地质单元水化学进行普查,明确地下水中各污染物的组分、背景值、异常值;对污染严重的河流、重点污染区开展大比例尺水化学调查,查明地下水污染程度,污染途径及污染物来源,统计并分析水化学的变化情况及趋势。

2、污染源调查

①工业污染源:调查澜沧县境内的采矿、冶炼、化工、机械、建筑、加油站的位置、名称,污水、尾矿(废渣)的排放方式、排放量、排放位置及途径,查明污染物成分、数量、种类、及危害。

②农业污染源:调查县境内的土地利用现状与历史,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的方式、种类、数量及时间;调查县境内的畜禽养殖场规模、位置、名称,粪便、污水的处理及排放方式、排放位置、排放量及途径;调查种植业范围灌溉污水的来源、污染物浓度、污灌量及灌溉频率。

③生活污染源:调查县境内垃圾场(处理场)的规模、分布、处理方式、垃圾场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别是农村产生的垃圾)及污染组分;生活污水的排放方式、处理方式、排放位置、排放量、污染物浓度及危害。

④地表污染水体:调查县境内河流、水库、水渠及鱼塘的分布、规模、水质状况及污染程度。

3、监测断面布设

建议在黑河、芒帕河上段、中段、下段垂直河流各布设1个监测断面;在上允河、南朗河梅间隔3-4Km布设1个监测断面。

4、监测点布设

建议在地下水供水源头、泉水规模较大出露点、地下暗河出口,各布设一个监测点。若面积较大时,适当增加监测点。

监测井孔布设

建议在勐朗镇分区域施工2-3个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在上允镇、糯扎渡镇施工1-2个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在其他17个乡施工1个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确保监测井中采取的水样能代表主要含水层的化学成分。监测井的孔深、井结构、井管布设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若拟施工的区域已存在水井,应尽量利用现有水井,少施工新监测井。

6 地下水监测项目

各监测点应采取水样监测,监测项目有:

①地下水组分

Ca、Na、K、Mg、Cl-、No3-、No2-、HCo3-、So4-2、总硬度、TDS、pH、耗氧量等。

②有害物质监测

Hg、Cr、Zn、Cu、Pb、Hg、Ge、As等重金属。

③细菌监测

大肠杆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酵母菌、霉菌等

参 考 文 献

[ 1]黄幸.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2016-2016.

[2]韩兆先,吕艳丽.关于当前我国水污染治理问题的思考.科技信息,2011(13):325.

[3]张惊宇,李晓霞.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北方环境 .2013(8):140-14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