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助解 “声光”练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2
/ 1

实验助解 “声光”练习

戴培华

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物理教学最显著的特点。物理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而物理实验不应该仅仅是新课教学中所必须的环节,在练习课、复习课等课类中,尤其是“声光”练习,若能适时地抛出实验来助解,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声光”练习课 实验助解 事半功倍

5e69bea7d7afd_html_8ab2c8ff4d05d26f.png 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实验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认识过程。“声光”练习中,很多题目单靠理论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直观明了,简单易懂,便于举一反三。下面我从两个例题进行分析说明。

例题1 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_______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频率和音调的关系。在此题中,明确振动源是解题的关键。

学生不理解敲击瓶子时,发声体到底是谁?所以在讲评本题前,我准备了七个完全相同的啤酒瓶,里面装有不同质量(体积)的水,如题目所示图排列,请一个学生从左往右顺次敲击酒瓶,(把实验交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能直观听到依次降低的音调,答案不言而喻。然后及时抛出理论解释。 理论解释:音调由发声体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瓶子里装有水,敲击瓶子时,振动物体是瓶子和水,从左到右水越来越多,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低。 故答案为:瓶子和水;音调降低。

这样处理习题,答案显而易见,学生也容易理解。

还能继续提问,进行拓展:向瓶子里吹气,那么发声体是_______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________

请一个学生向瓶子里从左往右顺次吹气,并试着向其他同学解释:向瓶子里吹气,振动物体是空气,从左到右空气越来越少,振动频率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 再拓展:向热水瓶里倒水,听到的声音音调越来越高。

向热水瓶里倒水,振动物体是空气,从下到上空气越来越少,振动频率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

感悟:物理中的理论知识往往来源于实验现象的归纳与总结,如果单纯进行理论的讲解,尤其是习题课的教学 ,往往显得枯燥无味,以形象具体的实验操作配合理论知识的讲解,才是最佳的教学方式。 例题2 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   )

A5e69bea7d7afd_html_f5574a71084dc3df.jpg .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

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D.疏密没有变化

5e69bea7d7afd_html_172bcc313caa7217.jpg:(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看到这个题目,学生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所以在讲评本题前,我准备了一个玻璃杯和一根刻度尺,操作,投影,如图,水中尺子的刻度变得密了,现象一目了然。

5e69bea7d7afd_html_b43e849b1051b29.jpg 论解释:由于光的折射,水中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利用光的折射,作出水中实际刻度尺和虚像,比较它们的长度;虚像长度比实际刻度尺长度要短一些;水中刻度总数一定。由此可知:水中尺子的刻度看起来会变得密集一些。

感悟:物理是一门与实验关系密切的学科,它不仅包含艰深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涉及大量的实验操作过程。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考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并能以实验再现生活情景。

通过上面例子可知,注重实验探究,尤其是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及创新思维的考查,在教学中尤其重要。实践证明,物理实验有助于理解物理知识,形成物理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适时地融入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王治国.《抛锚引思考,实验助解惑》.《湖南中学物理》2014.04